一、物种论述
鳄鱼龟是世界最大的淡水龟之一,学名鳄龟,因背部的嵴突酷似鳄鱼而得名,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爬行纲、龟鳖目、鳄龟科爬行动物的统称,主要有真鳄龟(大鳄龟)和拟鳄龟(小鳄龟)两大类,拟鳄龟又有北美拟鳄龟(指名亚种)、南美拟鳄龟、中美拟鳄龟、佛罗里达拟鳄龟四个亚种。
二、生活习性
1、水栖性:鳄鱼龟是水栖动物,喜栖息在泥沙底质且水草丛生的池塘、江河、湖库、沼泽等淡水或低盐水中,常只将鼻孔和眼露出水面,白天静伏不动,夜晚到处爬行。
2、广温性:鳄鱼龟是广温动物,生存临界水温3~45℃,最适生长水温20~33℃,水温低于15℃或高于34℃时活动量逐渐减少,水温低于12℃或高于38℃时完全停止摄食。
3、肉食性:鳄鱼龟是肉食动物,主要以鱼类、蛙类、蛇类、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水鸟等为食,人工养殖时主要投喂鱼类、虾类及禽畜肉类、下脚料、内脏等。
三、饲养方法
1、水深:鳄鱼龟绝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水中,养鳄鱼龟水深比龟背稍高即可,无须太深,最多不要超过龟背的2倍,最好可以提供一块高出水面的石头,让鳄鱼龟能爬上去晒背。
2、光照:鳄鱼龟正常生长离不开阳光,若完全在室内养要经常搬到外面晒太阳,每天十几分钟,亦可将鳄鱼龟养在可以晒到太阳的地方,但夏季要注意遮阳,以免鳄鱼龟中暑。
3、缸底:鳄鱼龟的缸底可铺一些小石子或大一点的鹅卵石,但这样一来换水时可能会比较麻烦,对于新手而言一般建议用裸缸,就是缸底什么都不放,也不放水草等其他东西。
4、水质:鳄鱼龟的摄食量和排泄物都多,就算是投喂绿色饲料对水质的污染速度也很快,水中易产生有害物质,但经常泼洒和底施光合细菌可有效的改善水质、减少有害物质。
5、换水:鳄鱼龟养殖缸水深20厘米可每天换一次水,30厘米可2天换一次水,切忌多天不换水,不可使水体发臭,每隔7~10天可泼洒一次生石灰,并注意与光合细菌交叉使用。
6、水温:鳄鱼龟生存临界水温3~45℃,最适生长水温20~33℃,水温低于15℃或高于34℃时活动量减少,水温低于12℃或高于38℃时完全停止摄食,饲养时要注意调节水温。
7、饲料:鳄鱼龟是肉食性龟类,人工养殖时主要投喂鱼类、虾类及禽畜肉、下脚料、内脏等,也可搭配一定量的配合饲料,每天定时定量投喂3次,不可长期只投喂一种饲料。
四、病害防治
1、腐甲病
【症状】病龟甲壳发炎,组织坏死,患部出现糜烂、溃疡,表层颜色灰白色或泛黄,严重者甲壳脱落,肌肉、骨骼裸露。
【流行】腐甲病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其中8~11月是流行盛期,主要危害稚龟、幼龟,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
【病因】密度大、鳄龟相互爬抓或争食误咬伤或养殖设施粗糙致伤、龟体受伤后感染细菌,水质污染严重也容易引发此病。
【防治】先清除患处的病灶,用碘伏等消炎生肌膏涂抹,每天2次,同时1千克食物中拌入土霉素2克投喂,连续5~7天。
2、肠胃炎
【症状】病龟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粪便稀烂、有粘液或脓血,解剖可见肠胃肿胀,有积液,胃、肠壁上有出血点。
【流行】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初至秋末摄食旺季发病较多,多发生在摄食量大、进入快速生长阶段的幼龟、成龟。
【病因】投喂不正常,投喂不新鲜甚至变质的食物,或投喂未经解冻的冷藏食物,水质不良,温度突降等均可引起次病。
【防治】1千克龟用10%的氟苯尼考200毫克或土霉素75毫克或诺氟沙星35毫克拌料投喂,一般连续饲喂3~5天即可起效。
3、呼吸道炎症
【症状】病龟行动迟缓,张口呼吸,呼吸时有啸鸣声,不时吐出粘稠痰液,不摄食,眼部发炎充血,眼角膜和鼻粘膜糜烂。
【流行】春、秋、冬季均有发生,秋末、冬初为流行盛期,主要危害稚、幼龟,成龟患病少,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
【病因】饲养卫生条件差,温差变化大,环境温度突降均可引起此病,亦可因水质条件不好引起气管、咽喉、肺部感染。
【防治】青霉素或硫酸链霉素肌肉注射,10~20万iu/千克,每天1次,连3~5天为1疗程,严重者隔5天后再注射1个疗程。
4、水霉病
【症状】病龟烦躁不安,食欲减退、消瘦,颈部、四肢、甲壳等着生灰白或褐色絮状物。
【流行】春、秋、冬三季均可能发生,尤以25℃以下时最常见,主要危害稚龟、幼龟。
【病因】水霉病是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在水质清寡、龟体受伤等环境下容易发生。
【防治】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后晒太阳30分钟,每天2次,连续3~5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