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矶钓的钓法、特征、术语

小猫钓鱼 发布于 2024-06-08 阅读(49)

矶钓是什么

顾名思义,矶钓就是在矶沿海岸垂钓的一种活动。但“矶沿海岸”是指什么?到这类环境垂钓,又有哪些不同方式?

就实施场所而言,目前钓鱼圈普遍接受的是“凡在质地坚硬固定的海岸上钓鱼,都算是矶钓。”这样广泛的定义。换句话说,不论大块陆地边缘的珊瑚礁岸、岩石海岸,或独立外海的小型显礁*周围,甚至人工构筑的码头、防波堤等等,都可以是玩矶钓的去处。

这些环境在陆域的地形与地质、水域的海流与波浪、底域的型态与深度变化等各方面,都有显著不同,再加上纬度和温度差异的影响,使出没鱼种变得非常多样化,绝不是某一种钓法可以全部涵括,因此出现以下细部分类。

海钓矶钓的钓法、特征、术语

1、以使用器材强度及对象鱼体型来分

(1)轻矶钓。所用装备较轻便、强度较低,垂钓目标物体型与拉力均较小;例如钓竿自重约200g上下,卷线器为中小型纺车式*机构,线系张力约100牛(10千克力)以内,对象鱼体型从数十克到一两千克之间。

(2)重矶钓。所用装备较粗重、强度较高,垂钓目标物体型与拉力均较大;例如钓竿自重至少600g以上(甚至有超过1000g者),力撸*为中大型鼓式*制品,线系张力往往达数百牛,而对象鱼体重也会重到与成年人相彷的数十千克。

2、以钓组*结构及鱼讯*侦测方式来分

(1)直感钓。单纯的以鱼吃饵时扯动钓线的动态来掌握鱼讯,通常不使用浮标,钓组直接置于水底或近底的障碍物周边,目标物多为底栖性或接近海底活动的鱼种。

此钓法又可分成沉底直感式与持竿晃饵式两大类别,前者多半采取抛出钓组后就置竿等待的被动态度,后者则是主动的手握钓竿不停上下操弄(所谓的前打和落入钓法即属此类)。

(2)浮标钓。使用各式各样浮标作为鱼讯感知装置,通常钓组悬浮於水中而非沉到水底,且对象鱼也多为四处游走而非趴在海底者,故又被特称为“浮游矶钓”。

这种钓法受日本影响非常深,不论装备、观念、技术各个领域,甚至连对目标鱼种的价值观,都由日本人主导其走向。但它却是亚太地区所有矶钓类别中,流传最广泛、玩的人最多、变化极丰富且趣味性极高的一项钓法,因此本书主要讨论这种浮游矶钓。

浮游矶钓的特征

玩这种“使用浮标、钓组悬浮于水中”的钓法,有何基本重点必须把握?

尽管“浮游矶钓”四个字的意思已算相当明确,但我们还是不时会看到一些有点像又不太像的称呼或玩法,这些玩法在不同地方或不同钓者的挂念里,常被赋予不同的归类,可是仔细分析后,你会发现他们基本都还符合上述定义,因此可以纳入广泛的浮游矶钓范畴。其包括以下内容。

(1)藻饵矶钓。这种玩法曾经盛行于台湾东北角沿岸,目前有渐渐式微的趋势。此法通常使用五节芒制的长杆状浮标,钓饵为岸边海蚀平台上现采的藻类,目标鱼是冬季靠海靠摄食藻类的鱼种。

(2)漂浮仕挂钓法。该钓法的特点是用有浮标的、很轻巧的钓组去钓鱼。此法在日本非常风行,造就了不少名人和商品,也对整个东亚、西太平洋沿岸地区钓法造成显著影响。

近年来日本流行使用极轻的浮标、很长的子线,而且子线上不加任何咬铅来垂钓,一些日本名人更喜欢以此玩法彰显技术,于是导致许多仰慕他们的钓客误以为必须这样(全漂)才算漂浮仕挂钓法,其实那是以偏概全的想法。在日本,漂浮仕挂钓法经常被用来当做相对浮标诱饵笼钓法的分类称呼,这是因为钓组加上诱饵笼之后会变得相当笨重,就算同样适用浮标,也得是个大到像个恐龙蛋的浮标才能支撑,这显然跟“很轻巧的钓组”有点距离,所以特别用不同名称称之。

(3)浮标诱饵笼钓法。如前所述,这种玩法的钓组上多出一个诱饵笼,浮标也变大了,但它又确实是使用浮标作为鱼讯感知装置。钓组悬浮于水中而非沉在水底,所以虽然日本人虽然把这种玩法跟漂浮仕挂钩法分开,它其实仍然符合浮游矶钓的基本定义。

那么在浮游矶钓定义之下的钓法,应该包含哪些重点呢?

(1)因为使用浮标,故钓棚深度有着重大意义,但此深度却因下竿地点海底的实际深度不同而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钓者主观意念和鱼群吃饵泳层的相互搭配。

(2)为让钓组漂晃自然,钓者必须充分掌握水流,并运用娴熟的操竿控线技巧驾驭浮标,钓饵,以达到狙击水中大物的目的。

(3)既然是在岸边下竿,适当地使用诱饵就有必要了。抛洒诱饵的方式还得跟水流、风浪、标点状态、当天鱼的脾性相互搭配,更必须符合钓手自行设定的钓棚深度。

看起来很难做到是不是?其实还好啦!运用一些基本知识,再加上许多许多经验,任何人都能完好浮游矶钓,只不过知识可以从书本获得,经验却必须靠自己不断积累,别人帮不上忙,所以请读者可别偷懒,阅读完毕后还要记得到海边走走。

矶钓重要用语

显礁:

露出海平面但与陆地不接壤的礁石。其大小如果足以容纳钓者及所用的装备(包括竿袋、冰箱、诱饵袋等),且至少在风浪较平时能让人安全上下与站立垂钓的,就有可能成为矶钓场所。相对而言,潜没于海平面之下的礁石就叫做隐礁或暗礁。

纺车式卷线器:

一大类卷线器的统称,英文spiningreel。其特征为排线方向跟母线进出的方向相垂直,正因为这个转折,收线力道会打折扣,所以被认为“钓力值”较低,无法应付太大的垂钓任务。不过这种卷线器使用很方便,抛投性能佳,又能够自动在线杯内把母线排整齐,故它是经常需要收放线且目标鱼不太大的钓法的最佳器械。

力撸:

卷线器的俗称,英文“reel”,日文“リ-ル”,“リ-ル”发音跟中文的“力撸”很接近,钓友就用此音来称卷线器。

鼓式卷线器:

另一类卷线器的统称,常又称为两轴式力撸。它们之所以被称为“两轴式”,是因为机体内部有两根主要的轴,一根连接着卷线把手,一根用来容纳母线,两者平行排列,靠齿轮相互衔接动作,因此其排线方向跟母线进出方向是平行的。此特性被认为收线力道损失甚少,故有人叫它“强力卷线器”,有人因其外观有点像大鼓,故称之为鼓式卷线器。

钓组:

意指由母线到钓钩的整个垂钓装置,其组件通常包括母线、浮标、棉线结、挡豆、转环、子线、咬铅、钩子等等。

鱼讯:

鱼只咬饵动态透过浮标或线系的传导,成为让钓者得以掌握的信息,称为鱼讯。

仕挂:

日文汉字,读音为“sikake”,意思就是“钓组”。

钓棚:

钓者所要垂钓的深度,或鱼只就饵上钩的深度。有些人误以为从浮标到钩子的距离(简称“浮标下”)就是钓棚深度,其实不然!浮游矶钓的钓组多半很轻巧,会随着水流漂晃,故钓组入水后,钩子所在深度会比浮标下要来得浅。

钓点:

一个钓场内常会因地形条件、水流状态、风向、浪况,或进出的难易、站立的方便性、鱼种与鱼量的不同,而出现若干个可以下竿的小区域,这些小区域就叫做钓点。

挂底:

钓组中的组件卡在水下障碍物而使人无法再垂钓的状态,叫做挂底。所谓的组件,最常见是钩子,但咬铅、转环、线系或甚至浮标都可能成为挂底的祸首。所谓的水下障碍物,则可能是暗礁、珊瑚或藻类,还可能是废弃渔网、船舶缆绳等等。

标点:

每一个钓点里面,因为深度差异、潮水动态、波浪与岸际相互关系的变化,可能会造成几个不同的有利于诱集鱼群或操竿控线的位置,这些位置正是钓者需要锁定的目标,称为标点。

肉粽角:

台湾钓友对防波堤下堆置的消波块的俗称。

洄流带:

一股比较强的水流由内湾行环境的开口处通过时,会自然产生分支进入湾内打转,这打转的水流分支就叫做洄流带。

青物:

日本人对外洋洄游性鱼类如鲭类、鲣类、鲔累和鲹类的昵称,原因是这些鱼类背部通常呈深蓝色。

浪脚:

指波浪扑击上岸的位置。这里水流扰动剧烈、溶氧量高,对鱼类和钓者都有重要意义。

潮差:

潮水涨到最满与退到最低之间的水位落差,叫做潮差。这个落差会随大、中、小潮而不同,且同一潮况各地超差也都不一样,有些地方只有几十厘米,有的却高达数米。

潮时:

是指每天满朝和干潮(台湾渔民惯用“干潮”这个词)的时间。这个时间是会变动的,通常每一天的涨退潮时间会比前一天延迟约50分钟。

钓座:

是指钓者下竿时所站立的位置。

钓力值:

用来标示卷线器刹车阻力大小的数值。这个名词也常常被用来说明钓线的强度。

乘流性:

说明浮标或钓组随水流漂移能力的名词,越是能够跟水流速度、方向一致者,就称为乘流行越佳。

噚:

用以标示深度的单位,1噚相当于183厘米。这个长度大致跟成人两臂展开后左、右手指尖间的距离相当,所以钓客常用此方法测量线的长度。

作合:

钓者发现鱼讯后扬竿扯动钓线,使钩子刺穿鱼嘴,这过程英文叫做“hookseting”,日本成为“アフセ”,亦即“合”的意思,所以钓友将之翻译成作合。

目印:

为日式称呼,原指挂在线上用来标示钓组位置的小道具。很多东西都可以被用来当做目印,例如颜色鲜艳的毛线、羽毛、塑料片等等。还有一种是具微小浮力的圆球形或椭圆形塑料制品,其体积甚小、水阻不大,而且中间还有一道可供线系穿过的小孔,因此有人将它用在复合式钓组中,当成鱼讯浮标的代用品。

外道:

对非目标鱼的统称。有些人心目中只认定黑毛是唯一的矶钓对象,因此对他们而言,所有其他鱼类都是外道,只有黑毛才是王道。

涌升流:

当洋流经过的时候,因为上层海水被迅速带走,某些海域会出现较下层的海水涌上来弥补的现象,这叫做涌升现象,而这般垂直方向、由下往上的水流,便称为“涌升流”。另外还有一种状况,是洋流行进途中突然遇到地形变浅,迫使较下层的水流向上翻升,这也会造成涌升流。通常此种水流可以把深层寒冷且富有养分的海水带上来,吸引海洋生物大量聚集,因此可形成优良的渔场。

台风:

热带海洋上,海水及接近海平面的空气因为太阳的加热而大量蒸发上升,使周围较冷空气移入填补,但移入的冷空气很快也跟着被加热膨胀、向上升腾,于是形成一处气压较低的无鱼,此即热带性低气压。此区域空气对流旺盛,且因受季风及地球自转的惯性力影响,会造成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顺时针旋转的巨大热带气旋。当这气旋近中心平均最大风速达到每秒17.2米时,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就被称为台风,在东北太平洋、加勒比海一带叫做飓风,在印度洋则被称为气旋。

张线:

是从日文“张リ”引用过来的,日文意思为“拉”、“引”,用在钓鱼上就是指操竿控线动作。

消饵:

钓友间惯用的行话,意指钩上钓饵被鱼类咬过。所谓的咬过,有可能是钓饵完全被吃光,也可能是被咬掉一部分,甚至还可能是仅仅在饵上留下一点咬痕。

路亚:

英文“lure”的音译。此字愿意为引诱、诱惑物,用在钓鱼方面,则被当作各式假饵的代名词。这些假饵本身用不可食的材料(如金属、木材、塑料、天然或人造纤维等)制造,上面附加钓钩,其形态或模拟被掠食生物的外观或模仿它们的动作,有些甚至以“竞争对手”的姿态出现,用挑衅的态度刺激目标鱼前来攻击,因而让钓手得以将它钓获。

泳层:

指垂钓对象鱼活动的深度。对大多数鱼种来说,这个深度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海水温度、波浪、潮流、清浊、光线以及鱼类生活的需要(如觅食、交配、产卵)等因素饵改变。

滞线:

从钓竿尖端到浮标所在位置之间的母线,叫做滞线。这段线的长短有以下几个意义,第一,在抛投钓组的时候,因为浮标多半就是整个钓组重心之所在,所以这滞线就相当于钟摆的摆长,具有决定抛投距离的作用。第二,在操控钓组的时候,滞线越长约容易受风、浪、流的干扰,但越短就越可能不断牵制钓组,使钩子在水下呈现很不自然的动态。第三,在作合阶段,滞线越长则扬竿的力道就越慢传递到钩尖,有时甚至可能完全无法传到钩子。

目:

长型浮标上方标示鱼讯的部位,多半涂着数种鲜艳的颜色,并与黑色漆将其分隔成若干个色段,这种色段就叫做“目”。

标签:  海钓技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