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路亚作钓黑鱼时,往往会遇到黑鱼已经攻击并且水面泛起水花,这时候提竿却出现水面一片涟漪,然后雷蛙上空空如也黑鱼跑的无影无踪,很多人就非常郁闷,为什么总是出现这种问题呢?
其实,这里面关系到了很多因素,收线黑鱼在水下攻击的角度误差的问题,因为黑鱼虽然在白天也是靠视觉捕食的鱼类,但是它的视力较之其他淡水肉食性鱼类来讲算是比较差的,再加上因为有水下光线折射的误差率(这个不难理解,比如,你一根筷子插入一杯装满水的玻璃杯中 你就会发现筷子变形了)其实黑鱼也很有可能在攻击的时候会出现这种视觉上的误差,有时候在自然环境中它们也需要攻击数次才能得手,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攻击,首先不要急于提竿,要确定黑鱼真正咬住后再考虑扬竿作合。因为有时候黑鱼的工具会出现miss,所以如果黑鱼第一次攻击不中,我们大可以继续收线做动作,直至黑鱼再次攻击——中鱼为止。
还有就是雷蛙的入水角度呈现的姿态的问题,因为蛙类拟饵或是蛋形的,特别是蛋形的拟饵,角度的问题决定着黑鱼攻击后的入口的角度,以及拟饵的大小是否适合黑鱼入口,如果拟饵在水中角度不理想那么肯定会影响黑鱼攻击时入口的效果,蛋形的拟饵可以考虑更改配重重心来改变拟饵在水中的倾斜角度,大家可以在自家的脸盆或鱼缸里的实验,一般30——45度的倾斜角度是比较合适的,还有就是黑鱼在攻击拟饵瞬间 再将拟饵带入水中这个时候,黑鱼可能只咬住了小点点或咬住拟饵的位置并没有在钩子的位置,并且在黑鱼作出再次调整的时候 有些拟饵会因为自身浮力而自行浮出水面,造成水面炸水而无鱼的问题。
另外,在一些野生的雷场,因为我们人类是外来的,所以一些野生环境中的鱼对于周围的环境都非常警觉,所以就要做到脚步轻、不要大声说话,人多也要慢慢的走和小声说话交流,(因为以前就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因为去了5、6个人,因为很兴奋,所以无论是脚步声还是说话的声音都很大,在那里中了一条黑鱼之后就再无咬口出现,最后我们静静的分散开,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咬口有开始出现了。)来到一处新雷场一定要先巡视一番,多走走看一看,了解一下顺便看一下雷场水中的动向,然后再选择你认为合适的标点,并且身着的衣服最好不要与周围的环境差异过大,并且尽量避免自己的影子映入水中。以免惊扰到鱼。一旦鱼警觉起来,估计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鲜有咬口出现了。
提竿作合的时机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跟实际的情况以及黑鱼的的大小也有关系,很多通用理论比如 读秒、走线论 都是有些道理的,这个关键还是看自己总结当地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才是正确的,理论只是都是仅供参考的,不能死记硬背。
还有就是路亚黑鱼的最佳时间段,一般早上和傍晚阶段(特别是的夏季)仍是最好的时间段,中午到下午4点之前的这段时间 效果并不好,并且我们自己钓鱼的人也会因为温度过高也会感觉不舒服。
www.liusongsong.com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