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我们到达一个新的水域便会上前询问钓友“今天的钓况怎么样?”。回答往往是“您应该上周来”。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对上周的钓况不感兴趣,我们只对今天的钓况感兴趣。好消息是我们只看一眼就能准确知道鱼在什么位置。 呵呵,它们不在浅滩就在深水或者在深水与浅滩之间。听到这样的回答可能人们会觉得很可笑。别急着笑,一会您就会明白的。好了,我们来说说结构作钓。
结构作钓涉及目标鱼的常识,鱼的习性、鱼对刺激的反应程度和正确操控路亚。利用鱼的习性正确操控路亚,我们可以断定鱼的位置,刺激目标鱼发动攻击。首先来定义一下深水和浅水。我们通常把沿岸边向水里延伸,深度低于3米的区域称为浅水域,深度超过3米的区域为深水域。区别深浅水域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决定如何正确操控路亚。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几个关键点,他们是结构作钓的基础,也就是结构作钓的密码。
深水——鱼的家
鱼类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型越来越大,伴随体型增大就会越来越不愿意离开深水。这对于我们路亚爱好者来说是个坏消息。不过别灰心,他们会定期光顾浅滩的。在炎热的季节,鱼会从深水游向浅滩的陡坡区域。陡坡区域可能会有少量的鱼在活动,但不要在这个区域浪费时间。因为它们不是我们的兴趣所在。
图二表明钓鱼季节鱼所在的位置。这就是所谓的深水庇护所,也是鱼的主要栖息地和活动区域。如果可能的话,该区域深度可达10多米。如果出现冷锋或水质极其清澈,深度可能会达15米或更多。在这样的深度,鱼的活性很差,攻击性很低。这种情况下,作钓者必须了解鱼类是如何利用水下结构,从而找到与鱼接触点。抛投必须准确,掌握深水正确操控重饵技巧。别泄气,还有好消息,好消息是鱼不会一直呆在家里的,每天都会有一两次离开家游向浅滩的。在运动过程中,他们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按照已经建立起来的路线运动。我们称之为迁移路线,也就是所谓的鱼道。鱼向浅滩迁移的远近取决于天气和水域的具体状况。水底结构是鱼类运动的路标。他们就是依靠这些路标给自己定位的。我们是可以找到这些路标的。
在自然水域,鱼类作为运动路径最常见的水底结构就是斜坡,如同图二所示从岸边伸向深水的斜面。
鱼类所利用的水底结构复杂多样,比如水底隆起、暗礁、老河床等。不论路径怎样,鱼类总是利用不同于周边环境的物体作为路标的。鱼的运动路径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总是从浅水域通向深水域或者相反。
成功的关键——掌握相关资讯
我们谈一下,深水域路亚的操控。首先要求作钓者了解水底结构,也就是找到鱼道。这是结构作钓的关键。当鱼类处于深水域,对于一般路亚爱好者来说,正确操控路亚是很困难的。也就是说精确的抛投,让路亚成功下沉到理想的深度是很难做到的。成功做到这点需要大量的实际训练。记住:不论天气水情怎样,鱼在哪里,掌握相关知识才是成功的关键。
由于鱼类所使用的路标忽左忽右,因此鱼的迁移路径不会是直线。迁移出现时,通常鱼会成群结队沿着移动路线,擦着水底向前运动。如果状况良好的话,它们会迁移到2米到3米深的浅水域,甚至有些会进入更浅一些的区域捕食。这个时段就是鱼的攻击性最好的阶段。在有些时段,特别是春季,鱼类常常会在浅滩逗留较长一段时间,它们通常活动在偏僻的水湾或障碍区域。其它时段,它们光顾浅水域的时间很短,散布的范围也很窄。
通常是小鱼先在浅水域出现。如果路到了产卵鱼,这很可能意味着迁移出现了,大鱼就在附近的某个路标处。永远不要指望大鱼会举家同一时间迁移到浅滩。事实上,每次有三五条,就已经不错了。
您一定沿岸边路亚过,并且也体会过鱼攻击路亚的感觉。您路到过大鱼吗?您成功次数一定不多,这不是您的错,也不是鱼老奸巨猾,而是因为那里根本没鱼。如果有鱼出现在浅滩,这就意味着岸上路亚者的收获季节到了,并且这些浅水区域会成为所谓的“热点”。了解这些热点很重要,这很可能是我们找到鱼道的关键。岸边本身不是决定热点的关键,成为热点的关键是鱼道碰巧经过那里。
本文所讲的迁移是指2斤以上的大鱼从深水来到浅滩。鱼是否继续向浅水运动主要是由气候和水情来决定。这同时解释了初级路亚者特别是岸钓者路不到鱼的原因。但是对于深谙结构作钓的人来说这是理想的作钓机会。因为一定数量的大鱼进入了浅滩,分布在便于操控路亚的各个深度。
在湖库作钓时,要确定哪里有鱼的最好方法就是先进行拖钓。拖钓有好多优势,可以迅速搜索更多水面,定位鱼的所在。拖钓时要用拖钓竿,钓线强度要高,标有尺寸刻度,便于随时掌握放线情况。
如果我们来到以前我们从没有钓过的新水域,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找到“热点”,因为鱼道就在热点附近。在自然水域,通常会有人告诉我们某某处在某个时段渔获丰厚。这是个好消息,因为它告诉我们那片区域的水下结构良好,鱼道就在附近。看到长长的河岸,如果没人告诉我们哪里是热点,我们只好沿岸搜素。
拖钓是路亚者的老师
如何开始拖钓呢?首先用最小的500#鞋跋路亚,深度控制在60—120公分,拖钓线长20——35米,控制好行进速度,确保路亚动作自然。每隔一段时间,适当加快速度。每个型号的路亚都有自己的设计深度。虽然水底轮廓会不断变化,我们的拖钓也要保持各个路亚在自己的设计深度上搜索。提醒:声纳仪有助于测量水深浅,但在浅滩作用不大,用小号路亚搜索更有指导意义。
注:鞋跋路亚——艾尔伍德 布克 佩恩,现代作钓运动之父,创造的这种类似“被马蹄踩过的鞋跋”拟饵。
我们有时使路亚尽量接近水底,这样路亚会经常挂碰水底。在陡坡水域拖钓,我们应该竿尖指向岸边并几乎擦到岸边拖钓。有的水域杂草丛生,我们必须使路亚尽量贴近杂草,但注意不要被杂草缠到。路亚的设计往往是遇到杂草后上浮,并且常常是急速抖动竿尖就可以摆脱杂草纠缠。这也说明硬调竿和非伸展线更适合拖钓。
拖钓时首先把船开向岸边直到路亚撞击水底,然后慢慢开向深水。路亚一旦停止撞击撞击水底再把船慢慢开向岸边直到路亚再次撞击水底。接下来重复这个过程。不论水底形状如何,作钓者都可以了解水底结构。声纳深度仪做不到这一点。通常路亚大多数时候都不在其设计的深度。路亚不在其设计的位置上是路不到鱼的。
使用500#路亚搜索完整段岸边,如果没有攻击出现,改用大号路亚400#,搜索1.2—2米深度。沿整段岸边拖钓。如果仍然没有攻击出现,改用250号路亚搜索2—3米深度。搜索方法同前。如果在某点中鱼,那点的周边区域就是抛投的标点。在此地抛下锚,用较大的路亚抛投,快速收线搜索较深水域。在较深水域作钓,一定要路亚下沉到设计的深度然后收线。在该区域一定会有收获。
似乎我们上述所做的一切是浪费时间,其实并非如此。整个过程我们可能没有渔获,我们至少可以断定这个时节鱼没有在浅滩。现在我们可以向深水和深浅交接区域进行了。同时我们通过一系列拖钓,也了解了该区域的水下结构。
关于操控路亚速度
夏季,水温高,许多路亚者路亚回收速度太慢。通常快速拖动路亚才能使其呈现良好的震动状态。然后尝试加速到您认为鱼追不上的状态,然后再不时提高、变换速度。好的路亚在高速运动时也能准确保持设计深度的。在抛投和回收路亚过程中必须控制好路亚,直到发现目标鱼对路亚发动攻击的那个速度。水色、水温、光线的强度、每天的时段都会影响到目标鱼对路亚发动攻击的路亚速度。记住尝试各种速度,特别是高速。
现在我们来改变一下路亚操控方式。从现在起,记住水底结构就是我们的向导。我们应该使路亚尽可能接近水底,细心体会路亚撞击地面的轻微震动,了解水底结构,但注意不要挂地。在浅滩,鲈鱼会攻击自由泳路亚。但是在深水域,路亚轻轻撞击水底效果会更好。
接下来我们尝试200#号路亚。200#可到达3—4米的深度搜索。首先我们贴近水底搜索——撞击水下结构。我们在水下结构的各个方向拖钓,拖钓路线改为直线。一旦路亚不再撞击水下结构,我们就调转船头,使每次拖钓都会撞击水底结构的最高点。如果200#没有遇到目标鱼攻击,接下来我们用100#,100#的搜索深度为4—5米,我们用100#进行拖钓,保持路亚轻轻撞击地面,搜索整个4——5米深度的区域。如果仍然没有攻击,那说明鱼在更深处。
现在我们有几种选择,等候鱼进入浅滩或尝试更深的水域。搜索更深水域,我们需要用700#和800#路亚来搜索7—8米英尺以上的深度。或者干脆去尝试其他水域。如果离开了该水域,建议经常回到该水域试路,检查目标鱼是否迁入浅滩。
如果我们在拖钓过程中中鱼,如果是在深水,这意味着周围一定会有一些其他鱼在附近。我们应该立即抛下锚将船定位,放弃拖钓,使用更重的路亚抛投,搜索更深处水底,快速收线。一旦遇到攻击,参照岸边记住船的位置(理想做法是留下浮标)。这很重要,因为此刻鱼是成群积聚在小范围水域。我们习惯于尽量把船定位在浅滩,但必须保证我们的抛投能够轻易抛到鱼的位置。
如果把船定位在深水,收线时很难操控路亚尽量贴近水底。抛投用路亚的大小取决于我们船的位置。定位越深,路亚越大。抛投要刚好超过鱼群所在的位置,让路亚沉到水底,使路亚在水底漫步,采用匀速——快速——匀速收线方式。一旦中鱼,快速将鱼拖离鱼群,以免惊扰其它鱼。遇到连续中鱼的情况,即使手忙脚乱也不要奇怪,毕竟这是个令人激动的经历。要沉着冷静,乘胜追击。
找到鱼道和鱼的位置是需要时间、经历和努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旦您找到了鱼道,终身受用,除非水底结构改变。 甚至有朝一日可以告诉您的孙子哪里有鱼。不骗人哦。
这里只是对结构作钓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提出来分享,希望对路亚爱好者有些许的帮助。如果希望成为了不起的路亚人,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路要走。希望有志者进一步丰富结构作钓的内容,不胜感激。谢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