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钓鱼时,知道自己的窝子里有鱼,但鱼儿就是不咬钩,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只能干着急。鱼不咬钩,怎么解决,这只能面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才能找到效的解决方法。下面就列举一些鱼不咬钩的原因,当我们再遇到鱼不咬钩的情况时,可以比较一下,是否符合这里的情况。
鱼不喜欢饵料的味道
饵料的味道不好,太腥、太香或者太淡都可能会影响鱼口。通常情况下在水温比较低如深秋、冬季、初春时鱼儿喜欢腥味的饵料,在春末、夏季、初秋鱼儿更加偏爱香味饵料。香味饵料又分为奶香、谷香、水果香等,不同的鱼或者在不同的环境下,鱼儿对香的类型也不同。
有一次,在夏季池塘垂钓鲤鱼,开始没有鱼光顾,当我加入了草莓香味的鲫鱼饵之后,接连有鱼上钩,而且个头都很大;同样的位置在次年4月底钓鲤鱼,一直没有鱼咬钩,而我旁边的人则是频频提竿。过去和他套近乎,聊几句,拿了一点他的饵料发现对方的饵料中加入了红虫。这就明白了,因为在4月底温度还不是太高,鱼儿对于腥味的饵料更加感兴趣,对于香饵则兴趣缺缺。
饵料的雾化太差
将饵料抛入水中后,雾化好的饵料能形成一个雾化区,将鱼儿吸引过来并留住鱼,自然有鱼咬钩。刚开始钓鱼时对于饵料的雾化认识不清晰,认为只要饵料对鱼的胃口自然有鱼咬钩,这种想法在养殖池或许是对的,但是在自然水域,水广鱼稀,却错了。
第一次野钓是在一个水库,下钩之后一直没有鱼咬钩,但是周边的人钓到不少鱼,通过请教发现原来是它们的饵料雾化好,能够把鱼留住,而我的饵料在水里雾化很差,根本留不住鱼。知道了原因所在,赶紧在饵料中加入一些雪花粉调整状态,果然有效果。
来源: www.liusongsong.com
饵料太软太硬都不行
饵料太软挂不住钩,可能在抛钩时饵料就飞出去了,太硬鱼又难以吞入口中,饵料的理想状态是能够抛竿时不钓,入水后1-2分钟能够融化完,容易被鱼吞入嘴中为好。
在一次垂钓中,发现我的浮漂会出现上下小幅度的摆动,提竿却没有鱼,而一起的钓友却能钓上鱼来。比较之后发现,我们使用的饵料是一样的,只是他的饵料更加软,而我的饵料过硬。于是我试着将饵料打散,加点水重新和软,再次尝试,果然很快就有鱼到来。
水底淤泥太厚影响吃饵
如果是钓底,水底的淤泥太软太厚就会影响到钓鱼效果。这是因为饵料到达水底后会陷入淤泥之中,鱼儿发现不了饵料,即使发现了,饵料上裹了一层淤泥,鱼儿也没有了胃口。
去年初秋到本地一个池塘垂钓,这个池塘是人工挖掘用来灌溉的,之前也经常到这里钓鱼,可以说很熟悉了,但是在抛了二十多竿后仍然没有鱼咬钩。仔细研究发现是因为水中和岸边植物茂盛,水草、落叶等沉入水底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淤泥,饵料抛入水中后就陷入淤泥中,鱼儿根本无法咬钩。于是我更换浮漂,重新调漂钓半水,果然很快就有鱼咬钩。
天气不好,影响鱼儿进食
这里所说的天气不好不是针对人来说的,而是要看这个天气适不适合鱼,鱼儿感到不舒服不想觅食的天气就是不好的天气。例如夏季气温高,气压低,鱼儿在水里感觉不舒服,吃饵就不积极,甚至由于气压太低水中溶氧过低,停止觅食或者翻白肚,当下起小雨刮起小风,鱼儿很快就活跃起来。
判断天气状况是否适合鱼儿,需要我们多加积累经验,不能人云亦云。就如冬钓,有一句话叫“冬钓阳”,是说冬季要钓晴天,因为晴天有太阳照射,水温高。但是在实践中不是如此,一年的冬天,连续几天的晴天,太阳很好,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我带上钓具出发,但是却空手而回。后来总结发现,冬季的晴天虽然对于人很舒服,但对鱼不是,这是因为冬季白天有太阳水温会高,但是到了晚上,晴天时散热快,温度下降快,昼夜温差太大,鱼儿不适应,自然不会吃饵。
气压太低不适合
气压太低,空气中的氧气难以溶入水中,水中溶氧低,鱼儿自然不会咬钩。当碰到低气压时,可以选择进出水口、增氧机附近垂钓,或者暂时收竿,等到天气发生变化时再钓。
钓组搭配要合理
钓什么鱼,钓多大的鱼,使用多大的鱼线、鱼钩和浮漂都是有要求的,在垂钓时要根据鱼情选择合适的钓组搭配。
钓点周围太吵会吓到鱼
选择的钓点人很多,声音太嘈杂会惊吓到鱼儿;或者一个钓点鱼多,很多人都凑过来垂钓,各种味道的饵料会破坏鱼窝。这些都会导致鱼儿不开口。
鱼儿咬钩,但是上鱼比较慢
如果是窝中有鱼,而且也咬钩,只是上鱼很慢,不妨换一换技法,改为逗钓。抛钩后,隔一两分钟就将鱼线向上提20-30厘米,然后再缓缓放下,这样可以吸引鱼儿的注意,把静饵变成动饵。
鱼不咬钩的原因很多,这里只是根据我的经验列举了几种,钓友们可以参考一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