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问题,不管是野钓也好在黑坑中玩也罢,大家觉得子线和主线相差几个号最合适呢?
前言:之前有位钓友问我野钓钓不着鱼该怎么办,然后我就和他说虽然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要回答出来还真挺复杂,毕竟钓鱼本身就是个系统工程,往大了说有关天气、位置、个人技术,往小了说和自己的装备选择、浮漂调钓、饵料开制都有关。因为一时不知道从何说起,于是我就干脆让这位钓友先说说自己平常是怎么一个钓法,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远比重头开始要简单。
钓友先从装备选择开始说起,但一提到线组的搭配,第一个问题就出现了,他说自己平常用的线组基本是2 1或者2 0.8为主,那我就问他这个线组准备钓什么鱼,或者说想钓大鱼还是小鱼。钓友说从来没考虑过设定目标鱼,反正来啥钓啥,能钓到就好,但当地野河最多的是鲫鱼,其次是鲤鱼,非要说目标鱼那就是以鲫鱼为主、鲤鱼为辅。如果按照这种鱼情,那线组的选择和搭配就是有问题的。
先说说野钓线组的基本选择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作钓习惯,到底选择几号线没有标准答案,反正你要是能钓到鱼、钓得爽那就好了,我都见过有人拿三号线钓鲫鱼的。
但是,如果你老是钓不到、天天空军,那么不妨在原有的基础上把线组缩小一些,而且尽可能多缩小几号,从1.0减小到0.8也许效果并不明显,但从1.0减小到0.6、0.4那就会好很多。那有人说了:万一碰到大鱼怎么办?野钓的人大多都有这种想法,当然也包括我,这时你就得问问自己,是愿意继续顶着空军的压力用粗线坚守,还是换小线组先看到鱼口再说。
野钓我个人最常用的基础线号,主线是1.0、子线是0.6,这个线组的选择和搭配是钓鲫鱼、白条、以及一些小体型的鲴鱼,遇上一两斤的鲤鱼,如果竿子软运气好也能搞上来,但切线也很正常。
我之所以称它为基础线组,是因为它的通用性比较强,几乎一年四季可用,而且遇到稍大的鱼进窝还有一步退路,我们可以把子线放大到0.8。夏天的话,鱼活性比较强,也经常碰到大鱼,线组太细倒也没必要,而且线组越细越灵敏,小鱼闹窝的信号就会被放大,所以我觉得初始线组主线用1.5、2.0没问题,子线用1号甚至1.2都可以,但问题是当鱼口不行的时候你得降下来。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钓友,线组用2 1、2 0.8有什么问题
夏天鱼活性高、遇到大鱼的概率也高,初始线组用大点没关系,但长时间没口还是得换啊,何况都已经连续多次空军了。鲤鱼钓不到就钓鲫鱼、鲫鱼钓不到就钓白条,总之先要想办法看到口,而且该钓友也说了当地的野河小鲫鱼的数量比较多,用二号的主线钓小鲫鱼那是大了点。
还有一个是线组搭配的问题,二号主线粗了,一号子线也粗了,0.8的子线马虎可以,但用它和二号主线相配却不太合适,如果子线非要用0.8那么主线应该用1号或者1.2号。其实我的建议是用1.0 0.6,这个线组不说能搞定所有鲫鱼,至少半斤以下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既然说到线组,那顺便也提一下鱼钩:
野钓的情况下,综合考虑我认为伊豆、海夕、新关东是比较合适的钩型,以伊豆举例,二号三号的大小钓小鲫鱼是完全够了,如果鲫鱼个体稍大能有二三两以上,那用四号五号也可以。纯钓鲫鱼,我认为袖钩是最合适的钩型之一,它钩柄长、钩门窄、钩条细、钩尖锋利,能够很好地帮助鱼儿“一吸即入”,在大小上我觉得瓜子鲫可以用三号,二三两以上的就用四号、五号。
主线和子线相差几号最合适?
上面说到2.0 1.0及2.0 0.8的搭配是不合适的,主要是指钓小鲫鱼不合适,而钓友这样搭配的理由是为了防大鱼,但实际上这个线组的搭配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结实,比如2.0 0.8可能还不如1.0 0.8结实。
正常情况下,主线和子线的号数会相差一二号,如主线用1.0,子线就用0.6、0.8,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主线及主线上的配件,如果子线和主线差不多或子线比主线大,那么鱼要是过大,在遛的过程中就会把主线拉断,不但鱼跑了、就连线组也废了。
实际作钓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人拿很粗的主线和很细的子线进行搭配,两者的号数甚至相差三四个号以上,比如2.0 0.8。大家这样搭配的理由不外乎三个:
1、保护主线及浮漂,哪怕双子线都挂到鱼身或者挂底,也不用担心主线被拉爆
2、子线由于打结、缠绕、挂底,所以老是要换,但主线一般不常换,如果两者号数相差太小,一副线用久了以后,主线的弹性慢慢消失、拉力变弱,而子线经常更换相当于一直是崭新的,所以运气不好也可能会断主线。
3、为了大小通杀,很多人认为子线粗了会挡口,而主线和鱼咬钩没关系,所以大点也没事,另外主线更换麻烦,为了防止大鱼进窝所以主线先用的粗点,一旦有大鱼进窝的迹象,可以立马更换粗子线,子线和主线的号数相差越大,子线上调的空间就越大。
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粗子线搭配细子线有两个十分明显的弊端:
1、理论上用粗子线是为了防大鱼,用细子线是为了不放过小鱼,可是这种情况下你的鱼钩大小和浮漂吃铅量就比较难选。你不想放过小鱼的话,鱼钩肯定得用小,鱼钩越小重量也越小,这个时候如果你用一个比较大的浮漂,有可能导致双钩的重量加起来都压不下浮漂一目(特别是一些加粗尾),这样的后果是找底较难,可能你一直在钓跑铅而自己却全然不知。
如果你用一只吃铅量很少的小浮漂,那搭配小钩子是没问题,也不会出现找底困难的情况,但由于主线较粗(鱼线越粗就越硬),小浮漂就难以将它完全绷直,线组不绷直的后果是出口不明显、信号滞后。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在一个地方钓鱼,饵料窝料也用的差不多,有的人鱼口很好、每次都是顿口黑漂的信号,而有的人则觉得口弱、口轻,明明自己已经用到很小的浮漂,口还是出不来,原因就是线组和浮漂不匹配。
2、主线和子线号数相差越大,子线的压力就越大,断线跑鱼的概率也会升高。钓鱼是一个给鱼卸力的过程,要完成好卸力,靠的不仅仅是钓者的操作手法、技巧,装备其实也很重要,准确地说装备是基础。咱们的鱼竿、主线、子线都是有弹性的(这里的线主要指尼龙线),但是要最大程度发挥出他们的作用,还得看整体的配合。
先拿鱼竿和鱼线举例:
咱们知道如果提杆的力度或者鱼的冲击力超过了鱼线的最大承受值,那么线就会断掉,而用一只很硬的鱼竿去配合一根很细的线组,那么断线率就会大大提高,原因是当鱼线受到鱼的拉力或者我们提杆的力以后会发生延展,如果鱼竿特别硬,那有可能鱼线达到最大的延展度都不足以使鱼竿弯曲,鱼竿不弯曲相当于没有帮鱼线分担压力,大部分力都作用在鱼线上的话,肯定就更容易断。这个问题说简单点,就是咱们的竿、线在受力以后,力量没有很及时且顺畅地传导,导致力的分布不平衡。
理解了竿与线的搭配问题,也就不难理解线与线的搭配,号数越相近的鱼线,在受到外力的时候,力量传导比较及时、力的分布也比较均匀。反之如果两者的粗细相差太大,有可能子线的延展性都已经被鱼拉到极限了,而主线却只延展了一点点。
比如我们用2.0 0.8的搭配进行垂钓,然后遇到了一条鲤鱼,鲤鱼往外冲,子线随即开始受力延展,这时候如果主线和子线差不多粗,子线延展以后主线马上也会跟着延展,然后力就会往后传导,最后通过鱼竿传到我们手上,但2.0 0.8的线组由于主线比子线粗很多,所以子线受力延展以后,主线并没有太大反应,或者说只延展了一点点,那么子线的压力就会变大,可能下一波鱼突然往外冲,线就直接给绷断了。
补充:有的时候起杆秒切,我们老想到是鱼竿太硬、抛竿太满的缘故,其实你也可以检查下主线和子线搭配是否合理,主线和鱼竿搭配是否合理。
最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搭配线组
我认为作钓的环境是应该最先考虑的,如果你选择的钓点,水底比较乱,老是容易挂底,那么主线比子线粗2号及3号是有必要的;但如果不挂底、且旁边也没什么障碍物,那么主线和子线号数相差小一点比较好,尤其是经常有大鱼咬钩的地方,不要把主线和子线的号数弄得太悬殊,如果怕中钩后搭桥使得主线断掉,那宁可从一开始就用单钩通线。
回到最初那个问题,该钓友面对的鱼情是鲫鱼为主、鲤鱼为辅,但他已经空军好几次,这种情况下如何搭配线组?
我认为先用细线,排除掉线组太粗反映不出鱼吃口信号的问题,可以先用1.0 0.6或者1.0 0.4,这个线组钓不到鱼那就不是线组问题了。如果找到了不上鱼的原因,发现和线组关系不大,那主钓鲫鱼兼钓鲤鱼我认为比较合适的线组搭配是1.2 0.8,若后期有稍大个体鲤鱼进窝,怕0.8扛不住,可以换成1.2 1.0,但这么粗的子线会影响鲫鱼吃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