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钓鱼的时候,如果使用的是种饵、皮筋颗粒这类不易雾化的饵料,那么在调钓之后,通过钓目的变化,就能轻松掌握钩饵在水底的情况;但是如果使用的是商品饵,因为钩饵在水底不仅会雾化,还有可能被水流冲刷,被游鱼带动,如果钓距近,易观察也就罢了,钓距远一些,如果视力再凑合一些,那就很容易忽略浮漂起伏之间,导致的讯号差异;
换句话说,除非鱼吃口,或者是刚开始调漂完成之后,钓鱼的持续时间越久,可能钩饵在水底的情况,就很不容易判断了。那么这个问题,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呢?就是钓到后期,鱼口越来越差,鱼越来越少,因此在后期钓鱼的时候,判断钩饵在水底的情况,就尤为重要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在正常调漂伊始,钓点的水底情况相对没有那么复杂,甚至水底淤泥、乱石、水草,可能都会被忽略,那么我们在调钓的时候,只要明确双钩落底的具体情况,再配合钓目,就能轻松掌控,如比较常见,也是比较理想的上钩悬底、下钩触底,确定钓目之后,如果饵料雾化完了,钓目自然会增加,当然,结合调钓之前的称饵,也就是双饵压漂目数,比如我们调四钓二,双饵压漂1目,钓目两目,当钓目慢慢的变成3目的时候,那就说明饵料雾化完了,需要更换饵料了。
但是随着垂钓时间延长,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若干问题,要么钓目减少了,减到1目或者1目半,要么钓目增加了,变成了2目半,那么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比较常见的情况,如钓点不一致,此时双钩在水底的情况就没办法明确;要么就是经过多次抛投,钩饵落点相差无几,导致了落点出水底淤泥下陷,实际上钓深增加,要么就是鱼群进窝,游曳到窝点,抢食窝料时,导致水底的地形发生了改变。
这不是在开玩笑,一般我们在钓1.5米以内水深时,随着垂钓时间延长,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有经验的老钓友,会用这样一个对比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就是附大饵,用两倍原来饵团的体积挂下钩,上钩饵团体积不变,然后继续抛到原来的钓点,确定一下钓目,然恢复到一样大小的饵团,继续抛到原来的钓点,观察一下钓目变化,如钓目依然和加大饵团,钓目数一致,那说明下钩沉底时是触底状态;如果后者钓目数比加大饵团时钓目大,那说明下钩已经离底;
那么这样的验证,在实战中,具体有什么意义呢?其实说白了,就是必须确定,我们是钓底的,因为我们在钓钝时,往往是下钩躺底,上钩触底,就算水位有升、降,其实并不影响双钩在水底的状态,但是钓不灵不钝,或者偏灵时,只要水位略发生变化,那双钩在水底必然和调钓的时候不一样,换句话说,钩饵都和鱼层不对应了,误差小也就罢了,多少还有几口,误差大了,比如水位上升、下降5~10厘米左右,那就不太可能有多少正口了。
钓鱼这个事,其实就是个动态中寻求静态平衡,并且通过打破静态平衡来确定是否上鱼的过程,很多钓友都人为,调钓之后,万事大吉,但是除了刚开始有口,钓鱼的后期鱼口越来越差,总会把这种现象归为鱼越来越少,窝子鱼被惊了,其实不然,鱼层和钩饵水层一致,那正口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少,如果不在一个水层,就算有口,间隔时间比较长,就是这个原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