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要不要精准找底,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话题,不支持精找底的钓友认为,只要鱼给口,浮漂肯定会有大动作,那些浮漂的小动作,就要忍字当头,不见黑漂不提竿,一个字,苟。
支持精准找底的钓友则认为,越精准,浮漂信号越准确,就算是铅坠沉底,钓组已经很钝了,漂动周,讯号也更真实。
其实钓鱼这个事,调钓精准与否,和鱼情无关,和水情也没什么关系,主要是看的视力好不好,能看清,按照调钓流程,就算偶有误差,也差不到哪里去,看不到,漂目在5米开外就模模糊糊,谈什么调几钓几,都是想象了。
调钓结束之后,浮漂的信号精准与否,其实主要还是找底的细节能否做到位,而这几个坏习惯,往往都会导致精找底的结果,不那么精准。
习惯一、找底不压线
在调漂时,线组的理想状态,是竿稍以下风线绷着,浮漂座以下的水线和水底垂直且绷直,铅坠以下,短子线也是绷直的。
这几个绷直,就是传说中的上钩轻触底,下钩躺底,钓组状态不灵不钝刚刚好,基于这种状态,下钩触底即为略偏灵,下钩离底为极灵,上钩躺底为略钝,铅坠躺底为极钝。
所以老鸟调漂,一定要想办法做到风线绷直,水线绷直,子线也要绷直,为了做到这三个绷直,首要做到竿尖入水,先压住风线。
但是,很多钓友在调漂时,为了节约时间,不太习惯每次竿尖入水压住水线,但是正钓开始后,风线入水和风线不入水,对漂组的影响,就有了明显的变化。
习惯二、不定位调漂
钓鱼需要安静,而大多数钓友的习惯,是先打窝,再调漂,调漂调好了,鱼也进窝了,所以在调漂的时候,担心在窝点调钓,会惊吓进窝鱼群。
如果是在黑坑垂钓,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在野外垂钓,野外水域的水底,高低起伏不平,钩饵落点偏左或者偏右,钩饵落底的水深都会有变化。
等到正钓开始,钩饵落到窝点,如果调钓时,钩饵落点水深和窝点水深差不多还好,如果有落差,就会发现浮漂的钓目每一次抛竿都会有变化。
习惯三、从头到尾不校漂
在整个野钓过程中,浮漂、钩饵、线组,都有可能会影响钓组的浮力,如浮漂会吃水,鱼线因为张力吸水,甚至是钩饵落点有偏移,都会导致浮漂的信号有误差。
不管是黑坑还是野钓,出钓的时间长了,开始钓鱼、钓到一半、收竿之前,钓目是会发生变化的。
所以老鸟会在钓鱼的过程中,进行微调,如果微调的幅度有点大,就会重新精找底,对调目、钓目做一下校正,这样才能保证浮漂讯号的真实性。
习惯四、半水调漂,真的推到半水
半水调漂这个说法,可能在一开始,真的是将浮漂下推水深一半,然后修剪铅皮让铅坠悬底一半水深。
但是,在经过实战之后,会发现,如果铅坠在半水附饵,和铅坠离底时附饵,调钓结束之后,浮漂的灵敏度,尤其是调目是不精准的。
所以现在半水调漂,在做调目的时候,只需要将浮漂下推子线 5厘米的长度,亦或者下推一浮漂的长度就可以了。
以上这几个习惯,随着垂钓经验的增加,会不知不觉改正,但是,对新手,或者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钓友而言,这就属于不太容易发现的小细节,如果心大点,这其实也不算个事,只是对而言,搞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会比钓到鱼更有意义罢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