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水调漂,能抓住鱼口才是不可思议

小猫钓鱼 发布于 2024-06-19 阅读(36)

半水调漂,能抓住鱼口才是不可思议

半水调漂,意思是先将鱼钩调整到离底状态,然后再进行调钓,因为步骤简单,所以很受钓友青睐;但是,这种调钓,让很多新手钓友不能接受的,是调钓之后,钓目总是会发生误差;比如我们计划调5钓2,在调钓结束之后,钓目是2目时,讯号不一定精准,亦或者钓目2目时,找底不一定精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只有一个,钩饵离底距离太长了;

关于半水,这个词最早是谁提出来的,为什么叫半水,而不叫离底,亦或者是三分之一水深,都已经不可考证了,反正大家都是这样说,甚至在很多网上的文章,也在调漂时,为什么叫半水调漂,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步骤,在铅坠沉底后,需要把浮漂下推水面漂目到铅坠的间距的一半距离;因此我们称这种调漂方式为半水调漂;

在自媒体刚开始流行的时候,很多自媒体平台的图文,都会这样介绍,也一直没有人去纠正这个做法,什么原因,我们就不考究了,但是,这种调钓的方式,确实会产生这样糟糕的影响;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半水调钓,钩饵离底距离太远,会导致调钓不灵敏呢?

半水调漂,能抓住鱼口才是不可思议

分析一、钩饵离底距离越长,调钓时产生的讯号损失越大

假设水深3米,钩饵离底是半水的深度,那么钩饵离底大约的距离就是1.5米,假设在此时修剪好调目,然后附上饵团,称饵重,钓目倒是确定了,但是,钩饵此时并没有触底,我们需要继续上推浮漂,如果挂好钩饵,钓目是2目,那么需要一直上推到钓目到3目为止,才能证明至少底钩钩饵触底;

但是,除非我们挂的是玉米粒、麦粒这一类不易雾化,而且比重很大的饵料,否则,从半水到水底的这个过程,饵料的雾化、溶散,无疑就会造成较大的信号损失,甚至有可能钩饵到底,鱼钩上仅剩残留饵料,浮漂是因为饵料溶散才上浮到了3目,但是因为浮漂已经被我们推的太靠上,子线已经弯曲了,自然就谈不上精准;

半水调漂,能抓住鱼口才是不可思议

分析二、水线长度变化越多,讯号误差越大;

还是以水深3米来举例,在调钓的时候,如果钩饵位于半水,那么水线的长度,应该1.5米减去浮漂的长度,再加上水面之上露出的漂尾长度,我们将其命名为长度1,然后在调钓结束后,水线的长度,应该是3米减去浮漂的长度,再加上水面之上露出的漂尾长度,然后再减去铅坠离底的距离;这个长度,我们命名为长度2;

长度1肯定是比长度2要短,但是,问题恰恰也就出在这里,如果我们是从长度1开始调钓,调到长度2位的位置,加上水流冲刷,水面起伏,水底高低不平等各种客观影响,讯号损失是非常大的;

如果我们一开始调钓,就基于长度2的水线长度来调整,就算是因为水线长度较长,精准度会略差,但是就整体讯号误差来说,肯定也不会太离谱,这就是数学统计上的容错率的概念了;

分析完原因,那么我们应对的方法,就很简单了,在容错率允许的范围之内,半水调漂,钩饵略离底,就能保证这种调漂方式的精准度了,那么这个略离地,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可以用浮漂加子线的长度作为参照,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在测水深的时候,漂尖刚出水,漂尖到铅坠,就是水深,在这一步,先不要着急下推浮漂,而是保持钓组不变,以第一次测水深的点为圆心,前后左右测水底起伏状态,然后选择一个相对平整的区域的中心位置,作为钓点;
(www.liusongsong.com)

第二步:将浮漂和对折后的子线长度做一个对比,如果浮漂比子线长,那么下推浮漂的距离,就设为浮漂的长度加上食指的长度即可;如果子线的长度的比浮漂长,那么下推浮漂的距离,就设为子线长度加食指的长度即可;这样在后继调目做好的时候,必然是底钩离底一个食指的长度;

半水调漂,能抓住鱼口才是不可思议

最后,调漂其实没什么复杂的地方,但是调漂的步骤,如果不注意细节,饵料的溶散,鱼线的柔韧,都会导致最终调钓结果,讯号有损失,而这种损失,就会体现在漂讯不精准,鱼口抓不住,最后惊散窝子,自然就钓不到鱼了。

标签:  调漂技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