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季钓湖库,其实是一件颇为惬意的事情,原因非常简单,秋季守钓湖库,起码不会空手而归,但是这话也并不绝对,毕竟水无常形,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也不奇怪;
但是在秋季守钓,尤其是在湖库守钓,只要窝料和钓饵的味型不是太过于怪异,想要空竿都难,之所以这样说,还是有缘由的;
其一、湖库水储备量大,但是能提供的食物,并不见得能满足整个水域中所有的鱼类,所以整体来说,湖库中的鱼类,大多数还是处于半饥饿状态;
其二、秋季气温会有昼夜温差,所以会影响水域的水温发生变化,但同样是因为水储备体积大,热量储备总量大,大多数较深的水域,其实是早上不冷,午间不热,换而言之,只要钓深没选错,每个时间段的水温其实变化都不太大;
其三、湖库面积大,鱼的密度稀疏,长时间守钓,怎么也能聚集起相当密度的鱼群,反过来来,只要是守钓,迟早都能中鱼,在大面积水域中,鱼是钓不完的;
但是,想要在湖库守钓到渔获,有两个必要前提,一是窝料味型差不离,二就是窝点得选得合适,而第二点,尤其重要;
地球是球状的,受地心引力作用,只有呈现下凹状的地势、地形,才能让水聚集,或者说只有锅状的地形,才能储备大量的水,虽然湖库面积很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近岸到水底,水深是在从浅到深,一直变化;
虽然这种近岸到坡底的坡度变化,并不是如锅底一般流畅,但整体趋势就是如此,所以就必然出现,我们选择的窝点,很可能是选择了一个斜坡、斜底,所以窝料无法驻留,会因为地形原因,滚落下去了,这样我们在选择下杆作钓,其实除了鱼钩上的饵料,离窝子还是有距离的,这样的情况,守多久,就不可能有口;
出现这种情况,还有一个诱因,是因为我们要在湖库守钓,用的是长竿,这样钓距就比较远,自然也谈不上精准调钓和精找底,就算出现了斜坡、斜底,除非非常了解水底情况,否则很难察觉,那么,我们在遇到这种斜坡斜底,又该如何应对呢?
应对一、重窝铺底
很多老鸟在钓湖库的时候,非常喜欢重窝铺底,倒不是说打长窝一定聚鱼时效长,是因为大多数湖库水底,都是坡底、斜底,但是水底积年累月有泥沙、泥浆沉淀,整体有坡度,但就某一段,却坡度不大;
这个时候,如果用打窝勺、打窝袋、打窝器打窝,因为窝料投放的数量并不多,加上属地有坡度,水底暗流略冲刷,就会把窝料冲到水底,导致窝料远离钓点,这个时候,打重窝、打厚窝的优势就出来了;
大量的窝料会因为水底泥沙、淤泥的原因被驻留,就算有不少窝料滑落、冲到到水底,但是就窝点而言,还是会停滞不少窝料,当然,这也是湖库守钓打重窝,往往发窝比较慢的原因,毕竟滑落水底,原理窝点的窝料也不少,进窝鱼只有吃完这些窝料,才会到窝点觅食;
应对二、斜窝斜钓
这种思路,用在我们熟悉属地坡度、坡底的时候,我们可以斜着打窝,斜着作钓,具体做法倒也不复杂,首先我们选择窝点的时候,并不是垂直于钓位,而是选择钓位偏左或者偏右,鱼竿和近岸的夹角小于90度,大于60度;
在调钓时,选择一个相对较深、较为平整的水底做窝点,同时窝点和钓点合一,别看我们只是将打窝、下竿的角度放斜了,但是从地势上来看,因为角度的原因,还是能驻留不少窝料在钓点、窝点上,就是感觉上比较奇怪;
应对三、长子线抛窝点后方
在湖库守钓,用长子线优势很大,在应对坡底、斜底的时候,其意义就在于我们重铅沉底守钓时,可以将钓组,打到窝点靠后30~50厘米左右;
这样铅坠打到下窝料的位置,较长的子线和钩饵,有很大的几率落到下滑、下落的窝料里,这样虽然钓点和窝点不重合,但是钩饵能落到窝子外边,反而有不错的诱钓效果;
最后
以上三个应对,其实是很多老鸟惯用的技巧,当然,很多老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是却在不经意间起到不错的效果,而很多钓友,秋钓湖库久守无口,却以为是饵料味型的问题,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