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用水下探鱼器、水下可视系统,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判断鱼情、鱼口的唯一途径,就是漂讯,打通过浮漂在水中的起伏,我们可以大致判断进窝鱼的数量、鱼种、吃口情况等信息;
但是,这也只能是个估判,做不到十拿九稳,所以对浮漂漂讯的解读,就尤为重要了,而想要解读浮漂漂讯的真实度,有一个最关键的基础,就是调钓的灵敏度,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
为什么这样说呢?只有我们自己清晰的了解钓组的吃铅、灵敏度,才能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漂讯的动作、幅度,从而做出有效的预判;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用1.5g的浮漂,悬坠半水调钓,下钩触底、上钩悬底,钓点的浮漂漂讯频繁,但是幅度始终不大,最多不超过半目,偶有1目的动作;
那么这个时候,是很难得出一个较为指向性的结论,因为这个浮漂的吃铅太小,既有可能是小鱼闹窝,也有可能是滑鱼涮饵,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更换一根大吃铅的浮漂;
通过增大浮漂的吃铅,如果漂讯消失,那就基本上可以判断为小鱼闹窝,如果漂讯依然存在,那就是大鱼进窝涮饵;
但是,这个方法却又受着环境、鱼情等因素影响,因为在夏秋季,天热温高,鱼的活性很足,要么躲在深水区域避暑,但是一旦出来觅食,指肚大小的杂鱼,都能给出斤鲫吃口的漂讯来;
这个时候,要么就老老实实的重铅守底、跑铅,来确定我们钓钝,指望铅坠悬底,双钩在水底的状态来预判,纯属自己给自己找乐子,因为夏秋野钓,除了水温影响;
近乎泛滥的水草,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影响因素,所以只要铅坠不到底,到底钓组是灵是钝,经验少的钓友,自己心里都没底,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则是通过两个方向,来综合判断钓组的灵钝情况。
方向一、看水质
其实这是老鸟们一个非常实用的小技巧,我们通过观测水质,如水质的肥瘦,就大致做一个预估,水质越肥,水中的生态圈、食物链条越稳定;
换而言之,不管水中有多少鱼,觅食阶层固定,同时因为水质较肥,微生物、浮游生物、腐泥必然非常多,所以一开始就不会重铅守底,跑铅也不是首选;
反而是悬坠离底,优先考虑,至于双钩是触底还是悬底,没有太大的意义,这也是老鸟们常说,野钓不太看重精准找底的由来;
而我们钓水质比较瘦的水域时,那基本上就不考虑钓灵了,原因有两个,水质瘦,水中微生物、浮游生物必然少,水色清晰度较高,肉眼能见的浅水、中上水层不太可能有鱼,这是其一;
其二,水质越瘦,对鱼来说,水中的食物越少,不守底,调钓多灵都没有什么意思,还不如耐下性子,老老实实守底守死口算了;
方向二、连杆中口的时间间隔来判断
夏季出钓,要么常态化空军,要么多少都会有点渔获,这话并不是废话,如果常态化空军,那必然是出钓时机不对,没有第二个理由;
而有渔获,却又无法判断调钓灵钝到底适不适合,其实不是看连竿中钩率高不高,而是看连竿中口的时间间隔到底有多长来判断的;
这话其实很好理解,如果连竿中口,每一竿之间的间隔越久,那说明调钓的就钝了,反之,连竿的间隔比较短,那说明调钓就偏灵了;
但是,这个判断比较初级,还要结合中钩率来看,如果调钓偏钝,修铅皮、推漂等手段操作之后,钓组偏灵,而中钩率不变,这就有有效调整;
反之,调整过后,连竿的频次,时间间隔短了,但是跑鱼率提升,中钩率下降,那就是调的幅度有点狠了,应该还是往钝里调整一下;
通过中钩率和连竿时间的间隔,做一个大致对比,就能对调灵钓钝,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判断了;
建议
在实战中,尤其是夏季野钓实战中,尽量摒弃守口这种思路,就算目标鱼是大鱼,也是如此,鱼毕竟只是一种低等生物,受生物本能的影响还是占大多数的;
只要出钓时间合理,饵料味型适宜,很多时候其实大鱼早已经进窝,就是我们误判了漂讯,所以才总是不断上小鱼,却总以为大鱼没进窝,换个思路,主动一些,特大的鱼我们可能钓不着,但是三五斤的鲤草,其实在夏季并不算多难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