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立漂出现之前,七星漂是浮漂界,处于垄断地位,且独一无二,除了材质上有些讲究,几乎在形制上是相差无几的,而这种情况,随着立漂的出现,就如昨日黄花了;
为何立漂的流行之后,很快就将七星漂的江湖地位给推翻,就算是冷眼旁观钓具进化史的老鸟们,也颇是感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如同改革开放一样;
立漂不仅快速抢占了浮漂界老大的地位,甚至没用多久,也就是不到10年的时间,就衍生出多材质、多形制的系列产品,仿佛昨日稚童持竿,还在用三五粒鹅毛豆在溪边嬉戏;
一眨眼,稚子已成昂然壮汉,手中竹竿亦悄然换成台钓竿,在水中荡漾漂浮的,已经由七星漂换成了制作精美,形制特异的立漂了,个中缘由,也是难以深究了;
随着现代应用化学工艺的进步,七星漂也不再以家禽的羽毛制作,而且颜色、功能、大小、形制多少也有了很多进步,但是,毕竟没有立漂的特立独行,从逼格上来说,就落后一等;
可是在某些相对复杂的水情,如极浅的水域(20~40厘米的水深)、障碍物多且多草的水域,那不管是立漂制作的多精巧,都不如6~7颗漂豆入水,来的实在;
而很多新生代钓友,除了认为七星漂的逼格不如立漂,认为七星漂的漂讯除了顶就是沉,着实不如立漂的漂讯繁多,更是缺乏垂钓的乐趣,其实,这就是对七星漂有了极大的误解了;
不管是立漂还是七星漂,其根本作用,都是当钩饵在水底有异动时,通过浮漂在水面上的动作,给我们提示,让我们能根据提示,做下一步的选择;
传统的七星漂,大多以七粒漂豆为主,漂豆之间的间隔刚好是六段,象征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所谓南斗掌生、北斗注死,象征着手持垂纶,能主掌鱼的生死,也算是古时候的钓友,自我抬高逼格的一种小乐趣了;
到了现代,虽然用七星漂的钓友群体越来越少,但是,七星漂的漂讯,却并不像新生代钓友们认知的一样,一样有着丰富的漂讯,解读起来,也是颇有几分乐趣的;
漂相一、黑漂
七星漂的黑漂,是最为常见的漂讯,当七星漂出现这样的漂讯时,基本上都可以确定是大鱼咬钩,因为大鱼的吃口力度比较大,吞咽鱼钩之后,一旦中钩,就会将漂豆带走;
而漂豆的下沉速度非常快捷、迅猛,如果非要个一个具体的形容词,就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消失,此时只要提竿,就算不是大鲤大草,也多半是条大板鲫;
漂相二、送漂
这种漂讯,如果仅仅是送漂,那基本上都是小鱼中钩,而且一般都是鲫鱼中钩,因为七星漂钓组的整体吃铅,相对是偏小的,尽管如此,铅坠还是以沉底为主,只有鱼吞食了钩饵,并带动了铅坠上升,所以才会导致浮漂上送;
我们在做钓组的时候,往往会将半沉水的漂豆,和前后两颗漂豆的间距做成等距,就是为了利用小鱼吃钩的这个特性,往往会送出来至少一颗豆,当出现这种漂讯时,基本上都能确定是刺鱼成功了;
而另一种漂讯,则是先送漂1~2颗豆,然后再一个黑漂,这种漂讯,往往是草鱼给口的漂讯,因为草鱼吃口有这样的习惯,会将钩饵整个吞到嘴里,从而带动铅坠悬底;
因为铅坠悬底了,所以漂豆会上送1~2颗漂豆,但是等到鱼钩刺唇,草鱼会马上转身逃窜,就会马上拉着漂豆下沉,下沉的速度越快,中钩的草鱼体型越小,下沉的速度越慢,中钩的草鱼体型越大;
之所以这样解读,一方面,是实战的战果统计,另一方面,是因为中钩的草鱼,体型越大,转身的速度就会越慢,反之,中钩草鱼体型越小,转身的动作就越迅猛;
漂相三、漂豆没有彻底下沉就停顿
这种漂讯有两种可能,第一种,使用虫饵或者面饵,遭遇了小鱼闹窝,而我们又恰好使用了悬坠钓法,因为饵团全部被小鱼抢食了,没有饵料压漂,自然漂组就不继续下沉了;
第二种,则是遭遇截口,一般在湖库野钓时,有翘嘴进窝抢饵,将钩饵打了截口,也会出现这样的漂讯,那么,我们可以依照验证小鱼闹窝的方式,撒一把粉饵,观察一下,就能得到判断了;
漂相四、移漂
我们在多草、草窝、草堆中做钓,因为使用立漂容易打飞,或者暴顶,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改立漂为七星漂,但是,明明不会出现走水的钓点,居然会出现漂豆在水中慢慢移动;
这个时候,切忌猛提竿,因为这多半是水域中有虾、螃蟹、甲鱼咬钩了,这一类的动物,咬钩或者钳住鱼钩之后,并不会像鱼一样,马上逃窜,而是慢慢的移动;
这种时候,我们只需要轻缓的提竿,切忌抖动杆身,基本咬钩的家伙都跑不了,不出意外,不是虾就是螃蟹,就算甲鱼、鳖咬钩,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写在最后
七星漂因为是卧躺在水面,因此长期观看七星漂,会感到腰酸背疼,而且一旦水面有倒影、光线反射,观察时间久了,就会让人眼睛酸涩;当然,除此之外,七星漂在防走水,以及吃铅调整的灵活性上,确实是差了点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七星漂的漂讯灵敏,就算是铅坠沉底,其反应速度也还是要胜立漂一筹,当然,非要争论这两种浮漂哪一种更好,那也没什么必要;对我们来说,好用,才是硬道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