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鱼儿的这三个习性,让钓鱼从此不再难

小猫钓鱼 发布于 2024-06-19 阅读(22)

中国钓鱼界元老,《中国钓鱼》杂志答钓友专栏的撰稿人谭佛航谭老先生,相信大多钓友都会熟悉或了解。他在总结毕生垂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趋理论",即鱼类的趋温、趋氧、趋食习性。选择垂钓的时机和场地,我们应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三项指标,只有在达到这三项要求的水域,鱼类才能够按照生理要求正常摄食。如果垂钓环境没有达到这三项中的任何一项,鱼类的生存就会成为问题,在自顾不暇的条件下,鱼类摄食就无从谈起。

抓住鱼儿的这三个习性,让钓鱼从此不再难

据估计,全世界的鱼类大约有32500种,其中淡水鱼类超过15000 种,我国有鱼类3446种,其中淡水鱼类1452 种 。趋温、趋氧、趋食这三个习性是鱼类的共性所在,是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抓住鱼儿的这三个习性,让钓鱼从此不再难

一、趋温

鱼类是变温动物,趋温习性应是鱼类生存的首选指标,鱼类对水温高低变化甚至是微小变化的感应是最敏感的。以我们经常垂钓的鲤鱼、鲫鱼为例,它们最适宜生长的水温20—22°c,繁殖温度16-18°c,水温高于28°c低于8°c几乎不摄食(有待实际论证)。

野钓深秋季节和冬季沿岸的水温下降快,深水区水温下降慢,水温相对较高,鱼类的趋温习性会使它们本能地向深水高温区集群洄游。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沿岸浅水区相比深水区升温快水温高,同样,鱼类又会集群洄游趋之近岸。上述所言,相信大多钓友都有亲身体会并有灵活应对策略。水温的变化及温差大小也是我们选择垂钓时机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温差大,鱼口差,温差小,鱼口好。水温急剧上升或下降会使鱼类对温变有一个本能的适应过程,这个过程中,鱼类几乎无摄食欲望。像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黑坑老板通过水下埋管向鱼塘注水时,野钓期间上游突然开闸放水时,之前频繁上顶下顿的浮漂很快就变成了定海神针。

抓住鱼儿的这三个习性,让钓鱼从此不再难

二、趋氧

水中含氧量是鱼类生存的一项必要指标。如果水中含氧量达不到鱼类生存的需求,即使再适宜的水温,它们的生存也只是苟延残喘,岌岌可危,其摄食欲望可想而知。水温高,溶氧差;水温低,溶氧多;气压低,溶氧差;气压高,溶氧多;阴沉天气溶氧差,晴朗天气溶氧多。“神仙难钓午间鱼”、夏季大多钓友选择夜钓,其中蕴含的就是这个道理。

大家可能都会有以下几种经历和体验:一是炎热的夏季连续几天下雨,在刚刚停雨后垂钓往往是连竿爆护。这就是“久雨刚停,溶氧多鱼口好”。二是夏季和初秋季节,连续几天阴沉低压天气,在天气刚刚转晴后垂钓,这时的鱼类具有极高的活性和食欲,是下竿的绝佳时机。这就是“久阴刚晴,溶氧多鱼口好”。三是在一年四个季节中特别是秋冬季节,连续多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在老天突然“变脸”转为阴沉或雨雪天气之时是鱼类兴奋异常垂涎欲滴的美好时节,选择此时出钓,往往会收获满满的快乐。这就是“久晴刚阴,溶氧多鱼口好”。

抓住鱼儿的这三个习性,让钓鱼从此不再难

三、趋食

除食肉性鱼类外,鱼大多没有胃,饵料直接进入肠子吸收营养,且边摄入边排泄,十分贪吃。在同时具备水温适宜、含氧充足的条件下,它们会主动觅食、逐食甚至抢食,同时也会被动或本能地摄食。黑坑作钓,大家开制的饵料,在配比、味型和状态上各不相同甚至是大相径庭,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放钓首场,大家的鱼获往往相差甚微。这足以说明,在满足水温和溶氧的条件下,鱼类的活性高,其摄食欲望强烈,对我们常钓的鲤鱼、鲫鱼等杂食性鱼类而言,掌握并运用好这一特性会使“鱼难钓”变得“鱼好钓”。

抓住鱼儿的这三个习性,让钓鱼从此不再难

说在最后

三趋钓论,是垂钓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学好用好它对我们广大垂钓爱好者来说会大有裨益。三趋指标同时具备,是最理想的垂钓时机。但是,这种理想状态,在现实垂钓中可遇不可求。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灵活应对,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使我们每次的垂钓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我们心中的最理想状态。

抓住鱼儿的这三个习性,让钓鱼从此不再难

标签:  钓鱼技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