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脑线长短技巧。脑线就是我们俗说的子线,在我们垂钓过程中,脑线长短关乎着我们鱼漂是否能够灵敏的反映出鱼咬钩的信号,因此可不要小看脑线长度带来的影响。
一、脑线长短的优势和劣势
脑线代表着鱼坠和鱼钩间的距离,脑线短,坠钩距离短,鱼容易发现或碰到鱼坠,而不敢咬钩。但这样拴法,灵敏度髙,鱼一咬钩,鱼漂马上就有变化。
脑线长,鱼咬钩时,可避免其警觉,上钩率较髙。但是咬钩后,鱼坠,不动,鱼漂的反应就不明显,有可能丧失提竿时机。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脑线长短的影响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所以要从许多方面予以综合考虑,从而选择最佳长度。
二、脑线长短的调节技巧
(1)要看水情
鱼在流速不同的水里,表现出不同的咬食特点,如水流速大,鱼通常不会主动咬食,这时须用重坠、长脑线,这样坠落底后,落入石块间或凹坑处,钩饵易被鱼发现。若是水流速不大,钩饵和鱼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鱼吃食有较强的选择性,一般采用细漂、轻坠、短脑线。
如果水较深、较浑,鱼儿吃食动作小,鱼漂反应仅为轻微抖动,为了提高灵敏度,一般采用短脑线。在较浅、清澈的水中垂钓,鱼的警惕性比较高,处处小心翼翼,所以此时也宜用短脑线。
(2)要看看水环境
如果是平坦的沙质河底,钓钩不会坠入沙中,钓饵周围开阔,鱼儿吞食无障碍,脑线宜短。乱石底,河底堆满了大大小小的乱石,钓饵必须置于石头下面,不能落在石头上面,为了防止钩线被拉入石缝中,必须及时提竿,脑线也要短一些。草底河床,脑线若短,饵钩会被坠带入单丛根部,鱼儿难以发现,所以脑线以长为好。
(3)看鱼饵品种情况
荤饵多为活食需要鱼儿反复几次才能吞食到,为了免去鱼的怀疑,所以脑线以长为宜;素饵一般易入口,也易掉落,所以脑线相对要短为好。
(4)从鱼的个体来看
鱼体小,密度小,咬饵缓慢,幅度小,宜用短脑线。鱼体大,密度大,抢食强的鱼儿,垂钓时脑线宜长。
(5)从季节上看
一般夏、秋季多用素食,脑线宜短。春季和初夏多用荤食,脑线宜长。冬季脑线也以短为宜。
从上面的论述中,不难看出,脑线长短的选择原则不一而足,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但大部分钓友认为最短脑线,应不短于3厘米,最长者不应超过15厘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