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垂钓,既是一件趣事,也是一件苦事,说其苦,是因为风吹日晒,非常辛苦,说是趣事,是因为野钓的乐趣,并不是只有钓到鱼,对真正的来说,野外垂钓时,钓上鱼了,仅仅是野钓乐趣一小部分而已。
想要尽享野外垂钓之乐,就不得不提一下,野外垂钓的三大技巧,掌握了这三个技巧,对真正喜爱野钓的来说,就算没有钓到鱼,也够本了,那么,什么是野外垂钓的三大技巧呢?
技巧一、熟悉、了解钓点水域的水情
什么是钓点水域的水情呢?简单的说,就是钓点水域的近岸地形、上下游水域的大致深浅、流速等情况,近岸的水草分布情况,甚至水域的水色、水质等信息,也是需要了解的。
对来说,蓄势以备比渔获本身更为重要,在某处水域、某个钓点的某一次渔获,甚至某一次爆护,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
反而是通过一次次的实战积累,实战总结,对钓点水域的水情有一个详尽的了解,就算做不到了若指掌,但也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也只有如此,才能在下次垂钓时,做到有的放矢,一两次的出钓经验,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师,亦或者多厉害的钓鱼水平,都不可能在陌生的水域,做到次次连杆、回回爆护。
这个技巧做起来并不讨巧,可能需要三五次,甚至十七八次的积累,才有可能做到对钓点水域的熟悉、了解。
事实上,真正喜欢野钓,并且野钓渔获非常不错的钓友,无不是通过这一技巧,在锻炼钓技基本功的同时,不断积累对钓点水域的熟悉程度,才能做到次次垂钓不空军。
技巧二、熟悉了解钓点水域的鱼情
总有钓友抱怨,野外垂钓,不知道钓什么鱼才好,所以也不知道准备什么样类型的饵料,实战之后,能钓上鱼都不错了,能钓到什么鱼,纯粹看天意。
虽然说,野外水域的鱼,对饵料其实并不怎么挑剔,属于能吃就吃,但是,在实战中,不同的饵料,对不同的鱼种,诱聚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如玉米、红薯,加工一二,对鲤鱼、草鱼诱聚效果确实不错,猪肝、猪肺等动物内脏,对鲶鱼、黑鱼有诱聚效果就很不错。
而鲢鱼、青鱼、鳜鱼之类的鱼,也对不同的饵料味型有所偏好。除此之外,还要对水域内,体型大小不同的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鲫鱼的体积大小如何,如此等等。
不了解鱼情,不熟悉鱼情,只靠猜想就想连杆、爆护,无异于缘木求鱼。
这一技巧,也是需要实战次数来积累的,了解水域里有什么鱼,在下次野外垂钓的时候,就能做好准备,不管是钓组、鱼竿还是饵料,渔获自然会比别人要多一些。
技巧三、熟悉了解钓点水域周边的农作物情况
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水域,适合灌溉的农作物种类多有不同,如干旱区域多种植小麦,水资源充沛的区域多种植水稻,以及不同区域的果蔬种植种类多有不同。
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不必深究,但是,除了少数看天吃饭的地区,大多数地区,只要有农作物种植,不管是粮食作物,还是果蔬类,必然都需要水源。
与之相应的,就是农作物区域在哪里,附近的鱼群必然也会养成类似的口癖,如玉米田附近,玉米钓鱼效果最好,苹果园附近,苹果味饵料钓鱼效果最好。
当然,能直接找到具有典型味型的农作物固然好,找不到,反而说明,该水域的鱼群,并没有养成独特的口癖,用正常饵料,效果反而更好。
可以这样说,通过以上的三个技巧,随着野外垂钓次数的不断增加,对钓点水域的水情、鱼情越来越熟悉,偶然的一两次空军,完全没有影响。
也正是通过以上三个技巧的积累,下一次垂钓时,就算不能爆护,但是钓到鱼,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而这种知识、经验的积累,才是真正属于野外垂钓的最大乐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