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鱼浮头的6个原因及垂钓技巧

小猫钓鱼 发布于 2024-06-22 阅读(21)

都知道。浮头的鱼看着多但是想把它们钓上来却是一个难题,。特别是现在的夏季,钓友们经常会看到鱼儿上浮的情形。难道就只是因为缺氧,鱼才上浮吗?上浮的鱼就真的不能钓到吗?小编从app钓友们的垂钓经验分析总结了以下6个鱼浮头的原因,希望钓友们能从中找到钓浮头鱼的技巧。

夏天鱼浮头的6个原因及垂钓技巧

一、气压过低,水体缺氧上浮

生活在水中的鱼类需要氧气来维持新陈代谢。水中溶氧大部分源于大气的溶解作用,气压的高低对于水体溶氧的能力至关重要。气压越高,水中溶氧量越大,反过来,如果气压越低,则水溶氧的能力就减弱。

当气压过低,水中的鱼消耗了大量氧分后,逐渐感到水体下方的氧分在减少。于是,出于生命本能的需求,它们会按次序地从水下浮到水体的中上层。首先是极其不耐缺氧的鲢鳙鱼,随后是鳊鱼和草鱼,再随后是较耐缺氧的鲫鱼,一般情况下,鲤鱼的耐缺氧的能力较强,它是最后浮起来的底层鱼种。

所以如果连鲫鱼、鲤鱼都上浮了,那就说明水中肯定是缺氧了。鱼上浮的越高,水中缺氧越严重。如果出现鱼成片地漂浮在水皮位置,表明水体已严重缺氧了,不利于垂钓。

二、水温导致底鱼上浮

水温可能会引起鱼的“趋温上浮”或者“缺氧上浮”。像南方的罗非和淡水白鲳,很多时候因为晒太阳取暖而上浮,这是“趋温上浮”。此外水温也会影响水中的溶氧量,水温越高溶氧量越低,而且随着水温上升,鱼类代谢增强,呼吸加快,耗氧量增高,因而容易产生池塘缺氧上浮现象,这在夏季高温时节很明显。

三、抢食上浮

由于考虑到经济效益,现在的鱼塘养殖户为了缩短养殖周期,普遍投喂高蛋白、高营养物质的饲料,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加大食物投喂量。一天喂两三次,使池塘里的鱼完全依赖人工饲养。在这种因素的诱导下,鱼也养成了争抢食物的习惯,数量众多的底鱼像鲫鱼、鲤鱼等上浮至水皮位置争抢食物。

所以,当我们来到一处鱼的密度相当高,且又完全依赖投喂饲料的池塘垂钓时,就很容易看到群鱼聚集在水皮争抢食物的壮观场面。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水皮漂钓、鱼漂翻身抓异常、打节奏的战术。此时的鱼,吞食很猛,警觉性比较差,易上钩,所以可以钓得很快、很多。

四、因躲避侵扰而上浮

当数量众多的鱼被钓获上来,再经过计数、称重、投回池塘的惊吓后,它们都遭遇了很大程度的“伤害”。这些鱼如果被反复钓放之后,逐渐会形成记忆。会渐渐地远离钩饵集中的区域,一开始也许是出现在近岸有遮挡的地方躲藏,但是还是容易被高明的钓手所钓获。

最后这些鱼实在没处可藏了,便聚集在靠近池塘中心的水域上层水皮位置,因为这个位置往往是钩饵无法停留的地方。然而,随着钓技水平的日益提高,在这种位置躲藏的群鱼也能钓了。他们采用铅坠上推、子线挂星漂等方法,让钩饵停留在远处的水皮处,专门抓那些还有点嘴馋的鱼儿,并且效果还真的不错。

夏天鱼浮头的6个原因及垂钓技巧

五、因受到伤害,体弱无力而上浮

有些鱼儿在受到多次钓放、清点计量之后,鱼体受到较大程度的伤害。这种鱼在呼吸、游动等方面都呈现出艰难的状态,不能快速地游离危险区域或下潜到深水位置,只能靠微弱的意识浮在水体的上层。当大批的鱼类都有类似的处境后,水面上就会出现大批的鱼儿浮头。还有受伤的鱼一般要靠太阳的紫外线照射疗伤,动物的本能令鱼上浮寻求大自然的帮助。

六、鱼塘放养密度过高,导致在正常情况下耗氧过度

这种鱼情也容易造成大批鱼上浮到水皮位置,主要是由于鱼的投放密度过高,耗氧量过多,导致底层水体严重缺氧。使很多的鱼拼命地向水皮位置集中,呼吸氧气以维持生命。在这种情况下,也是较为难钓的一种鱼情。同时,它也是易让钓手产生错误判断的一种鱼情。

标签:  钓鱼技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