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气温一路走低,来自西伯利亚的一股股冷空气,让枯黄的残叶完成了最后的飘零。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肃杀之气弥漫于北方的山水之间,由此,往日疯狂索食的鱼儿们又完成了一次从活跃到蛰伏的生命轮回。当各种作钓技法频频铩羽而归时,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钓法——长竿短线戳草窠,以其人找鱼的机动性,成为了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前最为炫目的钓鱼风光,在寒冬萧瑟中展现了绵延数千年而历久弥新的传统钓法的无穷魅力。
一、钓组配置
一竿,即配置足够长度的手竿一根,一般最长配置到12米,可远近兼顾。再长的,当然也行,但一般人的体力不借助器材是无法作钓了。一线,即配置一丝1.5号高拉力主线,长度一般为2—3米,具体视钓点水深而定,宜短不宜长,以便于下钩飞鱼;子线一般选用10—15厘米、0.6—1号高拉力子线,子线长度宜短不宜长,以适应冬季轻口鱼对灵敏度的要求;线组整体配置要充分考虑草窠作钓的复杂环境,较台钓适当放大线组,尽可能的减少断线几率,丢钩保线、断子保主,保证作钓效率。一标,即可配置5—7目短标一根,切不可用长标。同时,可在主线上套入一小截气门芯,用其将主线与立标镶嵌,使二者自上而下形成一体,以尽可能地避免标线分离、挂草断标。亦可使用七星标,如果作钓水域深浅不一,可有意识地拉大每粒标的间距,以减少换位调标的时间。总之,不管采用那种标,只要视标效果好就可以了。一钩,即参照4号袖钩大小,选用有倒刺鱼钩一枚,单钩绑制。该型号钩一般可大小鱼兼顾,不易跑鱼,毕竟长竿作钓,刺鱼速度慢;单钩作钓,飞鱼时不易挂草跑鱼。
另外,冬季气温低,必要的保暖措施是必需的。为达到标点,临岸涉水在所难免,所以,一双雨鞋也是必要的。
二、饵料选择
冬季垂钓,由于气温较低,接近冰点,鲤鱼、草鱼等大多数鱼类都已封口猫冬,主要对象鱼就是鲫鱼。为补充冬季的体能和营养亏空,此时大鲫酷爱动物性饵料,其他植物性饵料可以不予考虑。我个人倾向于红虫绑把,这样红虫的浓腥、醒目的颜色、较大的目标,更容易引起鱼儿的注意和食欲。同时,绑把的红虫可反复多次使用,不易脱钩破损,利用率极高,非常经济省力。也有钓友说,用蚯蚓更容易上大体型的鲫鱼,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权威说法,全由钓友自行在实践中选用。
说到窝料,我个人认为,冬季属于人找鱼作钓,只要找到它的藏身之所,就能把鱼钓上来。此时的鱼儿短时间内不是靠食物诱惑来的,而是找出来的。在长期的实践中,打窝定点作钓的效果并不优于游走机动作钓的效果。如果打窝,需提前一天或几天下手,毕竟冬季发窝时间长,鱼儿活动能力差,要给双方以充分的时间,才能有所效果。
三、钓点选择
从大的方面来说,一览无余的水库、光塘不在考虑之列,因其无遮无拦,鱼儿潜伏于深水区,不在长竿射程之内。北方要找生长芦苇,莲藕的中小型池塘、水库,南方要找生长菱角、水花生的水域,枯萎倒伏的芦苇、残荷之下,漂浮的水生植物覆盖下,既有利于鱼儿隐蔽,又相对保温,这才是鱼儿冬季的藏身之所。
2011年11月中旬的一天,我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到一处比较熟悉的野塘,该塘四周芦苇茂密,随风荡漾,水中部分苇叶此时已枯萎、倒伏甚至沤烂,露出一些或大或小的草窠。于是,我在苇叶比较密集的水域,靠草边亮水区选了两处标点,在苇叶相对稀疏的水域选了两处草洞。由于是今年第一次来这儿戳草窠,我索性就没有打窝,选中这几处令人满意的标点后,我就轻移步,快伸竿,缓下钩,标还没调到位,就出现明显的颤标、上顶,第一竿就飞出一条二两来沉的野生鲫鱼,随后,几处标点轮番作钓,居然两个小时就擒获半斤以上的大鲫两尾,二到四两的六尾。期间还跑了两条手感较沉的,毕竟是今年第一次用长竿,操作上还不熟练。但两个小时的午间休息就能有此鱼获,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四、作钓技法
冬季出钓,不必早出晚归。将作钓时间选在9:30—16:30日照强度较大的这个时段为好,既可免受冷风、露水之苦,亦是鱼儿一天中相对活跃的时段。
从进入钓场开始,就要轻声低语,蹑手蹑脚,避免造成过大的响动,惊扰鱼群而聚之不来。戳草窠一般应顺风下钩,这样比较节省钓者的体力,毕竟十几米的竿子举起来也不是个省力的活儿。下钩过程中应尽量做到钩线垂直起降,如果实在风力较大、距离较远,亦可将钩坠浅浅沉入水中,轻轻拖入标点,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挂草惊鱼。至于,竿影、人影惊鱼的作钓方向问题,我认为,只要钓者体力好、视力好都可以兼顾,如果做不到,亦可退而求其次。
作钓中还要举一反三,灵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钓远与钓近相结合。中午时段日照最为强烈可钓近,即钓浅;其他时段宜钓远,即钓深。二是钓疏与钓密相结合。在水生植物分布较为密集的水域宜钓疏,即钓氧气富集区;在水生植物先对稀疏的水域宜钓密,即钓鱼儿安全区、保温区。三是换位与逗钓相结合。在一处草边或草洞不要作过长时间的停留,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比如十分钟没有任何鱼讯即可悄然换位,在频繁换位中增加中鱼率;同时,在施钓过程中,不可下钩之后一味静等,而应有意识地缓慢提动钩饵,吸引鱼儿的注意力,刺激其食欲,以活饵的仿生性引其上钩。
垂钓中,蚯蚓、红虫等活饵一般比重较轻,可调几钓几,也可钓几 ,但至少保证钩饵到底,因为,一般冬季鱼儿很少上浮吃食。总的原则是钓灵不钓钝,毕竟冬季鱼口很轻,标相也应力求灵敏。
垂钓中,钓者要保持精力高度集中,要密切注视浮标,发现中鱼,立即扬竿刺鱼,垂直牵引出窝,直接飞鱼上岸,整个动作要求缓释发力,一气呵成,切不可拖泥带水,贻误战机。否则,暴力扬竿,结果就是豁嘴跑鱼;犹豫迟疑就是鱼入草窠,那就象进了摘钩器一样,既跑鱼毁窝,又丢钩断线。此技法不存在遛鱼的问题,关键是刺鱼、出窝、离水、上岸,整个过程要充分发挥长竿的整体调性,人竿合一,刚柔相济,个中柔性、力度尚需钓友们在实践中不断揣摩体会。
一竿一线一世界、一标一钩一天堂,如此简单的装备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历久弥新、魅力永恒,皆因其无负重之劳形,无开饵之繁琐,顺天而动,因地制宜,顺时而为,以鱼而渔,牢牢把握住了渔猎的真谛。即将封竿的钓友们,不妨端起先民留给我们的长枪星标,轻装潜行,驻足野塘,在冬日的暖阳下细细咀嚼祖先赠予我们简约而不简单的宝贵财富,让民族的传统垂钓技法在去芜存菁、博采众长之后再放异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