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是一切动物生存的首要条件。人数天不吃食物不会饿死,只是消瘦或各个器官慢慢衰竭,但缺氧时,在十几分钟内就会窒息致死。鱼同样离不开氧气。鱼的耐缺氧能力比人强,尤其在低温的时候,但在若干小时后也会死亡。钓鱼者必须懂得水中溶氧量的情况,寻找溶氧量较高的水域或水域中的某些部位下钩,才会有收获。因为水中的溶氧量的多少与鱼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若溶氧量低,鱼就不游动、无食欲,像人一样感到难受。若溶氧量丰富,鱼才活跃,才游弋,才觅食,这时才能钓到鱼。
1、水中的氧气是从哪里来的
据科学家测试,水中的氧气含量大大低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空气中含氧量为18%,水中的含氧量为6/100万,可见水的溶氧量是相当低的。
这些氧气是怎么来的呢?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水中植物。这些水中植物由于阳光的照射而形成的光合作用,使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水中氧气60%来自水生植物。二是由大气补充。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氧向水中渗透。当水中的氧气浓度达到饱和状态后,水也会像空气释放多余的氧气。
2、溶氧量与气温的关系
水中的氧属于溶于水中的气体,其溶解度的高低与气温的高低成反比。即:气温越高,氧气的溶解度越低;气温越低,氧气的溶解度越高。如:水温在20℃时,100个体积的水能溶解3个体积的氧,相当于每升水含氧21.4毫克;而在0℃时,100个体积的水能溶解5个体积的氧,相当于每升水含氧35.7毫克。另外,水温升高后,水中的鱼和其他小动物的新陈代谢加快,呼吸量增加,从而使水中的氧消耗的更快,氧气越发减少,氧气少到一定程度时,鱼的生命就受到威胁。为了应付氧气少的状况,鱼类只好减少活动,栖息于水中不动,或者游到水的表层,翘起嘴从水面吸氧,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常见到的“浮头”若水中继续缺氧,鱼就会大批死亡,漂浮在水面,这就是“鱼翻塘”。为什么在夏天或高温天气情况下出现这种现象,而在冬季、雨季没有这种现象发生呢?其主要原因就是高温造成水中严重缺氧。在这种情况下,鱼就不会觅食,也不会吞食钓饵,自然难以钓获鱼。
3、溶氧量与水的关系
水中的溶氧量与水的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水的深浅,水越深,含氧量越低。这是因为水中的氧是从大气往水中渗透的,渗透的过程自然是从水的表层往水的深层渗透,水越深,大气对水的压力越弱,渗进的氧自然越少;水的表面积的大小与水的溶氧量也有关系,水的面积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自然大,溶氧量也大。
4、水的动静变化也影响水的溶氧量
水面常有动或静的变化,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外部条件引起的,如刮风、下雨、有活水流进或流出。水面的这些变化也会影响水的溶氧量。刮风时,水面有波浪起伏,使动水的表面积大于静水的表面积。水面与空气接触越大,水的溶氧量就越大,也就是说,波浪会增加水的溶氧量。有风时,气温会下降,气温低比气温高时水的溶氧量大。
由于气温的降低,鱼会感到舒服,会游弋觅食。所以,人们在选择钓位时,总是选择有波浪的水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风动水动,水动鱼动”。下雨时,水面的空气湿度增加,水面的氧气也会溶于水中,下雨也会降低水温,所以下雨天总比晴天。水域有进水处,活水流入,同样的道理,也会增加水的溶氧量。鱼还有喜欢逆水洄游的习惯,将头和嘴对着流水,让流水自动进入口腔、鼻腔,求得食物和氧气。出水时也处于动态,鱼也会比在静水中活跃,人们常常在进水处和出水处下钩,其道理就是这些水域氧气丰富,是鱼喜欢的水域,鱼常常聚集到这里觅食。
5、水的溶氧量白天与夜晚也有差异
水的溶氧量因昼夜的光照不同,会有变化。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水的溶氧量昼夜变化情况是白天高于夜晚,最高的时间是下午至傍晚,入夜后开始下降,凌晨最低。这是因为晴天光照时间长,水中的植物由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也多。入夜后,植物的光合作用没有了,释放的氧气少于白天,所以傍晚是钓鱼的高峰期,钓鱼效果特别好。只是由于垂钓者往往这时要收竿回家,不得不离开钓场。条件许可时,不应放过这段时间。
6、水表面积的大小不同,其溶氧量也不一样
水的溶氧量与水的表面积大小成正比。水的表面积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大,水的溶氧量就多。相反,水面越小,水的溶氧量越少。“鱼翻糖”的现象多在小水面的塘口,在湖泊、水库中“鱼翻塘”的现象就不会发生。
这就给我们钓鱼者一个启示:钓鱼尽量选择水面较大,或者较为开阔、有风可以吹进的塘口。若水面太小,气温又高,水中就会缺氧,自然难钓到鱼。
7、鱼的密度大小也会影响到水的溶氧量
因为鱼的密度越大,消耗的氧气就越多,超过一定密度,水中就会缺氧。若一口塘只有很少的鱼,自然不存在缺氧的问题,也不会出现“鱼翻塘”现象。
因此说,钓鱼一定要注意水中的溶氧量的高低。鱼是跟着氧气游,也是跟着氧气钓。应对气温的高低、水的深浅、水生植物的多少、风力的大小等进行综合分析,寻找溶氧量高的水域施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