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有一个特殊的鱼种,竟然颠覆大家对鱼类的认知,可以主动爬上岸,长途跋涉到另外一片水域,它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攀鲈。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觉得陌生,但说起它的俗名,就有一定的知名度了,唤作——过山鲫。虽然名字里带有鲫字,但实际上跟鲫鱼完全没有关系,有些地区也称它为:步行鱼、爬树鱼。从名字上就看出来它是个不老实的家伙。本文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过山鲫神奇的地方和如何垂钓,我们先来看看几个关键点:
什么是过山鲫
过山鲫为什么能自己上岸并行走?
垂钓过山鲫有什么技巧?
过山鲫属于鲈形目、攀鲈科的小体型鱼种。在我过主要分布在两广、海南和云南、香港地区。攀鲈属全球仅有2个种,中国仅龟壳攀鲈一种。在食性上看属于杂食性偏肉食性,食物以小型水生动物包括蚯蚓、昆虫、小鱼以及浮萍和一些水草等,栖息于静止、水流缓慢的石隙或植物丛中。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得知了过山鲫是一种小体型鱼种,从垂钓的角度来看更偏向肉食性,栖息地多在溪流、稻田的石头区域中。虽然过山鲫喜腥,同时因为鳃盖有锯齿装锯片容易刺伤人的皮肤,所以很多人认为过山鲫性情凶猛,但其实过山鲫在多数情况下是比较温和的,从综合的角度考虑,钓法上选择台钓的方式比较适宜。
过山鲫为什么自己上岸并行走?
目前还没有找到过山鲫主动上岸的确定原因,我询问过当地的钓友,有说是水体污染严重后,造成过山鲫主动上岸去寻找新的水源,还有一种可能是当大雨或者山洪造成水体不适,水位上涨后也会有很多过山鲫转移居住地,我自己琢磨会不会是因为水里食物变少了想换个地方找吃的?不过实在想不通过山鲫是靠什么判断新的栖息地的,完全靠运气?
其实说走是比较拟人化的,过山鲫的鳃盖和胸鳍是非常发达和灵活的,上岸后依靠摆动鳃盖、胸鳍的方式来进行移动,而其他淡水鱼多数只能靠翻滚的方式,这是过山鲫的独特之处,而且它的鳃上器非常发达,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生命,我自己测试过放在陆地上半个小时没有任何异样,只是在陆地上最长能生存多久目前无法得知。
钓过山鲫最重要的是钓位和防断线
过山鲫从垂钓的角度来说可以参考罗非鱼,属于贪食的类型,区别在于没有罗非鱼锋利的牙齿,饵料上尽量选择活饵或者腥味粉饵。因此只要找到合适的钓位更重要,不要选择大水面的钓位,要选择水草茂盛、水底有碎石的区域,如果是商品饵料不需要打窝,抽几竿后很快就会聚到窝内。
一、钓线要防断。虽然过山鲫没有罗非鱼那样的牙齿,但因为吞食太猛,抬竿时机稍晚就吞钩太深很难取钩,所以垂钓过山鲫不要选择尼龙线,使用细点的pe线,例如0.6号即可,为了尽可能的防止吞钩,尽量选择大点的鱼钩使用活饵垂钓,可以省却很多摘钩的麻烦。
二、钓竿的选择不需要太长,岸边石头缝和水草中就藏有大量的过山鲫,短竿利于操作,出现浮漂动作后反应时间短,也可以避免过山鲫将鱼钩吞的太深。
三、调漂上可以适当钝一些,过山鲫一旦进窝是成群结队的进行抢食,浮漂信号杂乱,如果有钓过罗非经验的钓友就有深刻体验。幸好过山鲫不像罗非鱼是啃食,所以调钝一些抓稳口,空竿率会降低一些。
四、摘鱼时一定要注意防扎,过山鲫出水后会张开鳃盖和背鳍,都是非常锋利的,身上的鳞片也比较厚重,感觉也有刺一样,所以最好带上手套来抓鱼,我第一次钓到过山鲫的时候,虽然当时还不认识它,但看起来就很不好对付的样子,摘鱼弄的手忙脚乱。
关于最后的总结归纳
综上所述是过山鲫的一些习性和垂钓方法,从钓鱼的角度来看,垂钓它没有任何难度,只要有一定的密度,它绝对不会让你闲着的,所以在钓法上我没有聊太多,注意钓位的选择就可以了,至于渔获嘛建议还是放生吧,这家伙我看了半天不知道怎么吃,还是让它回归自然更好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