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南方水域有一个鱼种很受欢迎,武汉地区钓友称它为:花姑娘鱼。鱼如其名,体态优美,烹饪后的味道也十分美味。它的学名叫做花鮕,这个名字很少见,但说起它的俗名相信就有很多钓友知道了,花骨鱼、麻鲤、季郎鱼是其他地区对花鮕的称呼。相比较起其它鱼种来,我个人还是很偏爱垂钓花鮕的,本文就来详细聊聊如何钓好花鮕鱼,如果有机会到南方钓鱼,相信一定会让你有所斩获,那么要先来了解2个焦点问题:
花鮕的生活习性是什么?了解了习性才能钓好它
常规钓法不容易钓获,需要从“钝”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调漂
花鮕体长而侧扁。头长小于体高。下咽齿3行,吻长小于或等于眼后头长。身上有明显的斑点特征,黑褐色斑点较为秘籍,可能有密集恐惧症的钓友会不太适应。除了斑点外,鱼唇是花鮕最为明显的特点,和其它常见淡水鱼不同,花鮕呈马蹄形且口在下位的形状,有些类似重唇鱼,大家在钓获花鮕时可明显看到该特点。
花鮕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花鮕隶属于鲤科、鮈亚科。分布比较广,全国各个主要水系都有分布,但南方数量较多。为江水湖泊中常见的中下层鱼类。2龄性成熟, 以水生昆虫的幼虫为主要食物,也食软体动物和小鱼。生殖季节在4~5月,卵附着于水草上发育。最大个体可达4斤左右,冬季洄游至江河深水处越冬。生长速度中等偏慢,广泛分布在长江支流以及水库。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垂钓花鮕鱼的技巧和线索,首先重点是花鮕属于中下层鱼种,因此钓浮的方法就被排除了,效率太低。虽然是杂食性鱼种,但更偏向肉食,饵料和窝料的选择也就有了方向。体型普遍较小,我多数垂钓到的花鮕鱼多为一斤以内,半斤居多,那么线组的选择也就有了参考依据,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强调,钓什么鱼要先了解它的生活习性,这样我们才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垂钓它。
常规使用的渔具和饵料都包括哪些?
就我在武汉地区垂钓花鮕的经验来看,主要是从台钓的角度出发,花鮕更偏向深水,太浅的水域起码台钓没有钓获过。但大家都知道,武汉是一个传统钓很盛行的地区,我看过很多传统钓的朋友在荷叶档子里钓到过不少花鮕鱼,但我台钓确实没有在太浅的水域钓获过,这点也希望有更多经验的钓友回复交流一下,因此我认为钓深是基于台钓的方式而言的。
鱼竿一般选择4、5米以上,太近的地方不太好钓,虽然说花鮕喜欢成群结队的游动,但多数距离岸边有一定的距离,而且虽然花鮕的个体不大,但超过半斤以上的花鮕挣扎的力度可是不小的,因此这也是我认为为什么浅水不好钓和最好用长竿的原因,太容易炸窝。
花鮕的钓法和常见淡水鱼有所不同
钓花鮕最麻烦的一个地方是它的嘴在下方,和黄尾鱼有些类似,但比黄尾的嘴要大一些,因此鱼钩尽量要选择小一点的,例如伊豆3、4号,或者袖3、4号都可以,具体要看鱼的普通大小而定。花鮕也属于贴着水底觅食的鱼种,既然是口下位,那么在调漂上就不能按照常规垂钓鲫鱼的方式,虚假信号太多,多数是花鮕的上吻触碰到子线造成的,常常会让没经验的钓友误以为是中钩的信号。因此调漂要偏顿,尽量让两个子线都趟底,稍稍跑铅的方式更为适宜,也就是多数钓友采用的调平水钓2目左右,此时铅皮极有可能已经触底了,所以要采用跑铅的形式来放大信号。
看漂要过滤虚假信号
子线在保证尽量不断的情况下越细越好,一般0.8号子线比较适宜,再细就非常容易切线了,如果鱼竿较软的话可以使用0.6号的子线,这个因人而异吧。花鮕咬钩的时候不像鲫鱼那样一口吸入,而是慢慢悠悠的形式,此时如果出现顶漂和猛烈的顿口,往往会造成空竿,所以必须要过滤掉这些虚假信号,在上下反复几次后,抓那种下沉速度较慢但持续向下走的信号,通常刺中鱼的概率会很高,不过不停地让口容易吃得太深,而且容易锚鱼,这点需要注意。
窝料和饵料的选择
花鮕并不怎么挑食,使用腥味的鲫鱼饵料也可以钓获它,只不过通过上面的描述,大家知道拉饵如果状态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空竿,如果一定要使用拉饵,那么把饵球的状态和大小一定要控制好。相对简单的饵料就是蚯蚓和红虫了,这两种饵料都比较利于花鮕的吸入,空竿率相对较小。
至于窝料我建议直接使用红虫蚯蚓颗粒配合酒米打窝就可以了,酒米留鱼,腥味的蚯蚓颗粒诱鱼。花鮕喜欢成群结队的游动觅食,因此打窝后要有点耐心,一旦钓获一尾后要尽快领出窝子,快速摘鱼后继续垂钓,往往会连续收获不少尾。所以虽然建议使用稍软的鱼竿,但也不能太软,否则一旦碰到大花鮕,那冲击的手竿会拉的线组直响,可不是你想控制就能控制得住了。
关于最后的总结归纳
对于北方钓友来说,花鮕是比较少见的鱼种,现在交通比较方便,如果有机会来南方钓鱼,那么是非常有可能钓到花鮕的,希望大家记住它的模样,花鮕属于比较有特点的鱼种,钓到后小的可以放生,稍大些的可以尝试烹饪一下,味道是相当不错的哦。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你,如果觉得不错欢迎关注我,随时分享有趣的钓鱼小技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