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钓友在钓鱼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明明知道窝子里肯定有鱼,造成不上鱼的情况!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遇到这种窝里有鱼但是不咬钩的情况时,该如何一步步的去尝试和改变呢?
一、打窝:打窝也是有细讲究的
打少了不聚鱼,打多了水底全是,鱼只食窝食,不食或少食饵吃饱就散了。再一个,由于底上窝料多了后会产生发酵。发酵后就会消耗水底氧气(特别是一些老钓位)。窝中缺氧,就会造成鱼只会在窝外围或上方游弋而不进窝内。偶尔进下窝也不会咬饵。解决方案:据水面大小和鱼情情况掌握打窝的量。
二、检查饵料味型
如果出现鱼不开口的情况,第一个要想到的就是饵料的味型是否对路,鱼类本身对饵料的味道就非常敏感,饵料太浓或者太腥一般都不会特别好,如果我们此时恰好用腥香的饵料,不妨再开点香甜的饵料试一下,通过改变饵料味型的方式来适应鱼类的胃口,是最简单有效的调整方法。
三、调整饵料适口性
当饵料的味型没有太大的问题是,饵料的适口性就要调整了,看一下饵料是不是水比不合适,太硬了,导致鱼类会抵触。比重太大的饵料适合钓大鱼,但是并不是适合钓小鱼,尤其是我们钓鲫鱼的时候,适口性会更加重要,这是因为鱼口较轻,根本就吸不动你的饵料。此时的调整就是可以加入一些状态饵,降低饵料的比重,使鱼类能方便地吸食饵料。
四、饵团大小
饵团过大或者过小,都可能会造成鱼类根本没法咬钩。如果钓大鱼的时候用的饵团太小,可能鱼类根本就发现不了小饵团,而钓小鱼的时候如果饵团太大,那么小鱼根本就无法吸入饵料,所以饵团的大小一定要和水里的鱼类大小想匹配,太大或者太小都会导致不中鱼。
五、饵团附钩性
除了如果我们发现出现这个问题的话,可以在饵料里适当的再加些拉丝粉,以提升饵料的附钩性。
六、水底情况:钓前要充分了解?
如遇野塘或年代已久的无法干涸的塘河支流等,水底淤泥过厚。解决方案:一是改用吃铅量稍大的且能称得住饵的浮漂;二是修剪铅皮,把漂修正到能称住饵落在淤泥表层之上。三是从新和一团比重轻点的饵团。三选一就行。
总之:一定要把饵料落在淤泥之上,一钩半躺淤泥表层、一钩轻触淤泥上。否则,饵陷淤泥中,即使有鱼,也只是就见鱼星不见咬钩的现象。但要真实的做到只有老钓手。新手建议用第二种方法。
七、调漂是否灵顿
浮漂的调钓一定要和鱼情匹配,钓的太灵或者太钝,都有可能造成不中鱼。当我们钓的太灵的时候,子线处于紧绷状态,那么鱼类可能因为摄食不太方便而放弃,如果钓的太钝的话,则有可能鱼吃饵的时候,浮漂根本就没传递来信号,所以我们在钓鱼的时候应该选择最灵和最钝之间的点来作钓,找到合理的度,才能准确的出现鱼口。
八、线组的搭配
线组主线太粗,或子线太粗,子线太短,不适合所钓目标鱼。因为,鱼的警惕性也很高,配置大了也档口,食饵适口性就差。解决方案:需要及时的更换线组,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为鱼创造食饵的便利为重,一句话:困难留给自己,方便留给鱼儿。
九、温度的变化
客观上气温聚变或冷空气频繁到访,造成了气压的不间断的变化。
这也是造成鱼不食饵或者口轻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鱼层也会随着改变。
因为,昼夜温差,白天有阳光且温度上升快,鱼根本不适应水温气压的聚变。解决方案:在这种环境中钓鱼,只能在主观上采取积极努力的应对办法。
1.是在钓法上采用引诱的逗钓法
2.是调钓要灵敏
3.三是饵比重要轻
4.找鱼层
5.四是注意观察鱼食饵的每个小动作,找到中鱼口相。
5.注意力集中,那怕是很小的半目或一线的口,要变被动变主动。
如果以上调整皆无效的话,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因为天气、气压的原因,鱼已经离开了底部到半水活动了,上浮水面了,我们可以选择更换钓位,寻找有风吹过来的下风口,浪花不大的地方作钓,也可以选择活水处作钓,随机应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